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然而,由于一些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群众看病往往舍近求远,这使新农合带给农民的好处打了折扣。
如何破解新农合实施后新的瓶颈呢?
据了解,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并正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同时,一些地方开始了体制上的改革探索,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以求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新农合瓶颈的破解指日可待。
农民就医难成新农合瓶颈
据了解,我省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累计已有6200 多万,不少地方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看病也开始能够报销了,农民在外就医的,也可以在一周内领到补助。今年我省新农合已经覆盖了143个县市区,覆盖县市区总数和农业人口总数的比例都达90%以上。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准备,剩余的8县6区也将于2008年1月1日顺利实施,提前实现新农合制度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的目标。
有关人士指出,要使新农合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居民,下一步必须着力解决一个突出的瓶颈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较差的问题。
记者近日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采访,耳闻目见中,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的确令人担忧。
兰考县闫楼乡卫生院只有一个小院子,两排小平房一共不足十间屋子,只有一个内科在支撑着,一个月中用新农合看病报销的农民约有几十人。在兰考县红庙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也相当简陋,记者几乎看不到病人的身影,只有几位大夫在药房前闲坐着。
类似的场景,在一些农村乡镇并不少见。
据了解,人才匮乏也是许多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自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我省乡镇卫生院中本科生的比例只有0.89%,有的乡镇卫生院就没有本科学历的大夫。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虽然能报销得更多,但有些病在那里根本看不了,或者是让农民不放心,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看病的费用自然也就高了。
据记者调查,我省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施的地区中,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农民到省、市大医院看病回到当地很难报销或报销数额极低的情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已经影响到一部分农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金水区要把农民留在家门口
住在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卫生院对面的翟先生,过去看病从不到家门口的卫生院,家人有病就跑远路到市内其他大医院。但是最近他的态度变了,他把90多岁患病的父亲送到柳林镇卫生院。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家门口的这家卫生院变了:服务质量好了,而且费用也不高,用新农合报销后算起来更划算。
在郑州市金水区,像翟先生这样选择在家门口附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医的农民,最近猛然多了起来。
据该区庙李、柳林、祭城、姚桥四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介绍,最近附近农民到医院看病的明显增多。来自金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0月份全区病人从新农合报销36万多元,而11月份病人从新农合报销为41万多元,报销金额总数在上升。
农民越来越愿意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看病,源于金水区一个月前开始实施的整合城乡卫生资源的改革。
这项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将四个乡镇卫生院划归金水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并成立总医院,总医院对四个乡镇卫生院人事、财务、后勤、业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一托四的管理模式。
这项改革措施实施后,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可以按照最低收费标准交费,同时又能享受到区级医院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专家巡诊、查房,疑难病和危重病可以及时转诊,等等。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然而,由于一些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群众看病往往舍近求远,这使新农合带给农民的好处打了折扣。
如何破解新农合实施后新的瓶颈呢?
据了解,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并正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同时,一些地方开始了体制上的改革探索,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以求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新农合瓶颈的破解指日可待。
农民就医难成新农合瓶颈
据了解,我省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累计已有6200 多万,不少地方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看病也开始能够报销了,农民在外就医的,也可以在一周内领到补助。今年我省新农合已经覆盖了143个县市区,覆盖县市区总数和农业人口总数的比例都达90%以上。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准备,剩余的8县6区也将于2008年1月1日顺利实施,提前实现新农合制度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的目标。
有关人士指出,要使新农合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居民,下一步必须着力解决一个突出的瓶颈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较差的问题。
记者近日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采访,耳闻目见中,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的确令人担忧。
兰考县闫楼乡卫生院只有一个小院子,两排小平房一共不足十间屋子,只有一个内科在支撑着,一个月中用新农合看病报销的农民约有几十人。在兰考县红庙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也相当简陋,记者几乎看不到病人的身影,只有几位大夫在药房前闲坐着。
类似的场景,在一些农村乡镇并不少见。
据了解,人才匮乏也是许多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自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我省乡镇卫生院中本科生的比例只有0.89%,有的乡镇卫生院就没有本科学历的大夫。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虽然能报销得更多,但有些病在那里根本看不了,或者是让农民不放心,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看病的费用自然也就高了。
据记者调查,我省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施的地区中,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农民到省、市大医院看病回到当地很难报销或报销数额极低的情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已经影响到一部分农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金水区要把农民留在家门口
住在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卫生院对面的翟先生,过去看病从不到家门口的卫生院,家人有病就跑远路到市内其他大医院。但是最近他的态度变了,他把90多岁患病的父亲送到柳林镇卫生院。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家门口的这家卫生院变了:服务质量好了,而且费用也不高,用新农合报销后算起来更划算。
在郑州市金水区,像翟先生这样选择在家门口附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医的农民,最近猛然多了起来。
据该区庙李、柳林、祭城、姚桥四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介绍,最近附近农民到医院看病的明显增多。来自金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0月份全区病人从新农合报销36万多元,而11月份病人从新农合报销为41万多元,报销金额总数在上升。
农民越来越愿意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看病,源于金水区一个月前开始实施的整合城乡卫生资源的改革。
这项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将四个乡镇卫生院划归金水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并成立总医院,总医院对四个乡镇卫生院人事、财务、后勤、业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一托四的管理模式。
这项改革措施实施后,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可以按照最低收费标准交费,同时又能享受到区级医院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专家巡诊、查房,疑难病和危重病可以及时转诊,等等。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然而,由于一些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群众看病往往舍近求远,这使新农合带给农民的好处打了折扣。
如何破解新农合实施后新的瓶颈呢?
据了解,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并正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同时,一些地方开始了体制上的改革探索,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以求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新农合瓶颈的破解指日可待。
农民就医难成新农合瓶颈
据了解,我省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累计已有6200 多万,不少地方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看病也开始能够报销了,农民在外就医的,也可以在一周内领到补助。今年我省新农合已经覆盖了143个县市区,覆盖县市区总数和农业人口总数的比例都达90%以上。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准备,剩余的8县6区也将于2008年1月1日顺利实施,提前实现新农合制度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的目标。
有关人士指出,要使新农合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居民,下一步必须着力解决一个突出的瓶颈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较差的问题。
记者近日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采访,耳闻目见中,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的确令人担忧。
兰考县闫楼乡卫生院只有一个小院子,两排小平房一共不足十间屋子,只有一个内科在支撑着,一个月中用新农合看病报销的农民约有几十人。在兰考县红庙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也相当简陋,记者几乎看不到病人的身影,只有几位大夫在药房前闲坐着。
类似的场景,在一些农村乡镇并不少见。
据了解,人才匮乏也是许多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自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我省乡镇卫生院中本科生的比例只有0.89%,有的乡镇卫生院就没有本科学历的大夫。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虽然能报销得更多,但有些病在那里根本看不了,或者是让农民不放心,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看病的费用自然也就高了。
据记者调查,我省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施的地区中,有的地方出现了部分农民到省、市大医院看病回到当地很难报销或报销数额极低的情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已经影响到一部分农民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金水区要把农民留在家门口
住在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卫生院对面的翟先生,过去看病从不到家门口的卫生院,家人有病就跑远路到市内其他大医院。但是最近他的态度变了,他把90多岁患病的父亲送到柳林镇卫生院。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家门口的这家卫生院变了:服务质量好了,而且费用也不高,用新农合报销后算起来更划算。
在郑州市金水区,像翟先生这样选择在家门口附近的乡镇卫生院就医的农民,最近猛然多了起来。
据该区庙李、柳林、祭城、姚桥四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介绍,最近附近农民到医院看病的明显增多。来自金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0月份全区病人从新农合报销36万多元,而11月份病人从新农合报销为41万多元,报销金额总数在上升。
农民越来越愿意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看病,源于金水区一个月前开始实施的整合城乡卫生资源的改革。
这项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将四个乡镇卫生院划归金水区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并成立总医院,总医院对四个乡镇卫生院人事、财务、后勤、业务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形成一托四的管理模式。
这项改革措施实施后,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到所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可以按照最低收费标准交费,同时又能享受到区级医院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专家巡诊、查房,疑难病和危重病可以及时转诊,等等。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然而,由于一些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群众看病往往舍近求远,这使新农合带给农民的好处打了折扣。
如何破解新农合实施后新的瓶颈呢?
据了解,我省各级政府已经并正在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同时,一些地方开始了体制上的改革探索,整合城乡卫生资源以求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新农合瓶颈的破解指日可待。
农民就医难成新农合瓶颈
据了解,我省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累计已有6200 多万,不少地方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看病也开始能够报销了,农民在外就医的,也可以在一周内领到补助。今年我省新农合已经覆盖了143个县市区,覆盖县市区总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