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规范医疗行为 切实为参合农民做好服务
时间:2013-02-18 00:00:00来源:中国农资供销网作者:易欣

规范医疗行为 切实为参合农民做好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都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来实现,因此,定点医疗机构对政策的认识水平决定其服务行为的规范程度,医疗服务的规范与否决定着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满意程度。定点医疗机构应该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合的各项政策,按照政策要求规范各种医疗服务行为,改善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才能更好的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惠及农民的好事办好,让参合农民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定点医疗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责任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这既是我们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必须忠诚的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增强政策法规意识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在政府与农民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新农合能否健康稳步发展取决于农民参合积极性。据统计,80%以上的农民住院,大都在当地的县(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这些定点医疗机构大多数从硬件的建设到服务管理和临床业务,还与农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这将会直接关系到新农合工作的成败。因此,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将是工作的重点。所以定点医疗机构在新形势下要找准定位,摆正医疗市场供方与需方的关系,在管理与服务上要主动适应新农合这个大市场,摒弃垄断行业陈旧的观念,认真解决管理与服务环节中的问题,以建立新农合制度为契机,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是否规范、收费是否合理、价格是否低廉、服务是否优质是新农合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是保证新农合制度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监督。

完善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

实施合作医疗,参合农民最大的愿望是花最少的钱享受到未参合前更方便、高效、价廉的医疗服务。因此,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更应该注意加强内涵建设,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参合农民服务。完善便民措施,搭建服务平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为患者服务的平台。提供人性化服务,让患者进医院如进家,改善就医环境。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做到免费接送病人,对急、危、重症病人开设绿色通道。通过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必将会受到参合患者的欢迎和好评。吸引更多的参合农民就医。

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

广大医务人员要积极贴近患者,带着感情去诊断、去治疗,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密切了医患关系,改善了服务态度,以优质服务塑造了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也可变坐医为上门行医,通过建立家庭病床、健康档案等方式,做到检查上门、治疗上门、回访上门,使参合农民享受到快捷、简便、优质的医疗服务。树立定点医疗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组织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参加新农合知识培训。学习新农合的政策法规,熟知和掌握药品目录及诊疗目录。还可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护理操作、急诊抢救、病历评比等竞赛活动,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在其运行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只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坚持从贴近参合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的工作思路出发,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吸引参合农民就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会显著提高;也必将大大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信任度,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将新农合这一惠及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保障广大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落实,促进新农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