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学术园地
维系新农合健康运作的三个问题
时间:2013-02-18 00:00:00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方同

一位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看病时,医生开了价值50元钱的处方,在新农合结算时,享受了0.5元的门诊报销。原因是50元的处方中大多不属新农合报销范围的目录用药,也就是说医生未能按可享受报销的用药目录处方。一位知情人说,目录用药享受报销比例高,但医院的加成收入就低了。而非目录用药的加成率较高,对医院有利。

  据了解,这既不是单纯的个例,涉及的面也不仅如此。新农合的一些管理漏洞或程序缺陷仍然让参保者心存忧虑。经梳理归纳,当前有三个问题影响着新农合的健康运作,应当予以正视。

  一是新农合的管理归口问题。社会持续发展的趋势是应强化社会统筹,医保的各种类型不仅应逐步相近化,更应实施归口管理,目标是由一支专业队伍和一个完善的社会网络系统实施有效管理。而目前的新农合仍由卫生部门管理,漏洞或缺陷较多,应引起政府高层重视。

  二是新农合报销制度问题。由于各地筹资标准不一,报销制度所确定的报销比例不一,参保者是会理解的。随着参保者的大量流动,异地结报也应需而生。可是,不同的报销比例在异地结报时遭遇到了信息处理难度。一位城市医院的信息维管员说,几个不同地方的不同结报比例,需要设置不同的处理系统,尤其是结报项目、种类也各不相同,医院常为信息处理犯难。一位新农合管理人员也担心:异地结报时,由谁审核,出现违规时该由谁承担责任?

  三是新农合信息互通共享问题。新农合制度的核心是制度享受和报销范围。但是,参保人员的健康信息互通和共享是关系到新农合制度是否能健康运行的关键。由于参保人员的健康信息无法互通和共享,那么日益增多的异地结报频次无疑会大大增加制度报销费用,大量重复检查和用药会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必须建立以县域为主体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并注重构建与允许异地结报点相关信息为一体的联网建设。

   浙江李水根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