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三大领域即医疗、住房、教育的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但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偏离民众的期待,渐行渐远。时下,民间流行“房改把人掏空、教改把人逼疯、医改为人提前送终”的打趣比喻,恰当反映出这些领域“改革”后民众身陷困顿的无奈。
在我国,看病难、看病贵已是由来已久的话题,年年国情咨文讲,届届双代会讨论,但始终拿不出能解决问题的切实举措。政府常讲“民事大于天”,可终究有多少惠民的医疗政策付诸实施呢?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医患矛盾的逐步加剧。看病难,将无数患者挡在了医疗大门外;看病贵,掠走了无以计数的患者的冤枉钱。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我们看到的却是,对于一个普通病症扔出来的是一个个大处方,巨额处方。一个普通伤风感冒,动辄需要花费数十甚至上百元;一个可做实习性质的简单阑尾切除手术却上供数千元;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孕产医护动辄开到数千甚至上万元;如果你摊上难孕难育,对不起,请你掏空家当再说;若说你已危及生命,那么在为您送终前,先敲干骨髓吧......对于平民百姓,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不争的事实,所有这些,都是以普通民众的平均基本收入为基准的。
记得一个这样的记者采访画面,记者问某一领导干部:近年来群众普遍反映看病贵,您怎么看?该领导说:据我们调查,也不是很贵,一个小手术才几千块,最多几万块才,您觉得贵吗?记者无语。没错,改革几十年,领导先富了,垄断行业先富了,而那些真正为国家兴盛而打拼的底层众生却始终游走在生存的边缘,他们可以为生存奔波,却不敢有病,因为这关乎着整个家庭的存亡。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至今,民众收入始终脱钩于GDP的增长,普通居民收入的增长更跑不过CPI的疯涨,对国家经济成果的分享更始终偏不到民众一方。小病大处方,大病巨额处方,无异于百姓的梦魇,政府对利益部门的放纵无异于对民众利益的漠视。希望政府部门在认同“民众利益无小事”的文章上切实写下“为人民服务”的一笔。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