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政策信息
老年问题与新农合的发展
时间:2011-06-03 11:09:53来源:作者:马志成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60岁以上的老人1.67亿人。以河南省为例,每8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由此观之,老人们不仅面临着医疗、社保等诸多不到位的政策难题,而且还要承受着子女外出后留守在家的人情往来、耕田种地、照顾子孙、甚至孤独的压力和痛苦,以致“人老珠黄、老来无福”。

  老年问题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家庭问题及子女们的问题。因为老年人年轻时为社会服务,年老时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社会帮助,而不应该成为社会遗忘的人群,进而淡化了“夕阳红”的作用和意义。

  前段时间,笔者父亲在医院做了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我们兄妹五人忙前忙后。4天过后,劳累之痛深有感触,加上工作的事,后来不得不找了护工,再看看同房其他病人的状况,对此就颇有感想。归纳集合起来,但愿对有关方面有所启发。

  一.目前,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但看不起病、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父亲一个小手术,住12天医院,先后花去近万元。新农合报销4000元左右,个人承担6000元左右,而这笔花销,对于我们这样还有些经济收入的家庭尚能支撑,但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讲,基本上要花去他们一年的积蓄。

  所以,凭农民目前的实际收入,好多人是生不起病的。因此,很多病人要么望病兴叹,要么找偏方,要么信鬼神,要么等死。这也是黑诊所、巫婆神汉们能够生存并且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二.新农合很好,农民们十分拥护,但报销起来很难。因为为报销而设定的规定、制度的门槛很高,药物、检查费、住院费、疗理费等其他的设置过多,医院用药的透明度很低,患者的知情权有限,加上个别地方政府曲解医改精神,所制定的土政策、采取的一些土办法对农民并不利,多是替医药企业、医院、医疗机构着想,真正落实到患者手中的钱很有限。

  三.养老问题是社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农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农村的老人们更可怜,子女们的微薄收入,很难赡养他们。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面很窄,而且保障金额过低。能领到手的钱很少,受保人有限。养老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着老人们的幸福,而且也牵挂着子女们的心思和精力。

  四.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目前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很多。我们兄妹五人服侍一个老人还如此疲惫,在独生子女们的时代,其困难可想而知。那时的养老,不是一个子女们个人能力所能解决的。

  所以护工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这次找了4天才找到两名护工:一名是通过护士介绍的,一名是通过家政公司介绍的。说明一些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也是解决老人问题的必要因素。

  总体感觉:一是人难找,很多人不愿干这一行业,年轻人更少,找到的多是50岁以上的农村人;二是护工们不安心,责任心、忍耐力有限;三是中介机构问题较多,甚至只是为了收钱,随意找个人,极不负责;四是用人者、护工、中介之间各有所求,这一行业缺乏规范和制度;五是中介单位难以找到工人,一方面护工待遇低,没有奖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重利益、轻服务。本是很阳光、很朝气的行业,目前并没有做好,说明家政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