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起,北京市将启动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开始按病种付费。昨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按病种付费启动会议,6家医院成为首批试点医院,108个常见病组列入按病种付费项目。北京市也成为国内首个启动医保付费改革的城市
何谓“按病种付费”?按照专业说法,是指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等因素,将诊断、治疗手段、医疗费用相近的住院患者,分入若干病组,然后以定额付费方式结算医保费用。卫生部部长陈竺曾把“按病种付费”形象地比喻为“吃套餐”,并认为其可有效扭转以药养医困局。
“套餐”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点餐时一般都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套餐”或“单点”,如果觉得不实惠,尽可用脚投票,换家餐馆。可到医院看病就不同了,医院可以按照不同的病种设置不同类型的“套餐”,比如“病毒性感冒300元”,“风热感冒200元”等;还可以根据同一病种设置不同价位的“套餐”,比如“普通套餐”、“VIP套餐”等。可见,对于医院来说,设“套餐”并不难;可对患者而言,选“套餐”可就难了。究竟哪种价位的“套餐”能把病治好,患者心里没底,还得由医生说了算。由是观之,即使按病种收费,患者还是没有自主权。
从前,医生为了提成,开的是高价药和大处方,现在医生可以索性给你来个“大套餐”,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按病种付费”能否扭转以药养医的困局,还是一个问号。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