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政策信息
从神木到桑植,免费医疗还有多远
时间:2011-08-17 11:48:12来源:作者:马志成

  交150元,参合农民就可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这个看似天大的利好消息,近日在国家级贫困县桑植成为了现实。今年8月,湖南省桑植县这个国内并非典型的县域,开始触碰中国改革最艰难的区域医改。34.2万该县农民在全县46个乡镇卫生院住院都能享受全报销政策,一个中国医改的“神话”被传开…… (8月9日《三湘都市报》

  陕西神木县开国内先河,提前实现全民医保,吃“免费医疗”的螃蟹。此举受到了公众普遍欢迎,有识之士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复制神木医疗模式。如今,国家级贫困县桑植县参合农民花150元就可实现乡镇卫生院住院全报销。令人心生期待。桑植既没有神木那样丰富的煤炭资源,财政收入也只有神木的十分之一,却敢于推出农民住院全报销的大手笔。其他地区不该汗颜么?有的地方经济实力雄厚,为何没有贫困县桑植这样的勇气与担当?

  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推出之初,我也曾担忧过:比如,在“免费医疗”的激励下,医生和患者过度占用医疗资源,影响其他患者利益,财政入不敷出,怎么办?再比如,政府如何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免费医疗服务质量,等等。在免费医疗的诱惑下,尽管神木曾出现患者住院井喷的局面。但是当地政府预见到了病床爆满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县免费医疗政策已经步入正轨,并未出现财政负担难以为继的局面。实际上,一年来,神木每人免费医疗花销是330元,完全在政府的财力范围之内。同样,桑植县已做好井喷人数超过一倍的准备,对遏制过度医疗也制定了相应对策。

  神木医疗模式出现以后,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照神木模式推广,“大概五分之一的县都可以做起来”。原民政部官员王振耀也算过一笔账,全国都按照神木的标准实行免费医疗的话,4300亿就可以实现了而在每年7万亿的财政收入下,这只能说明“有了钱不会花”。要我说,地方政府不是“有钱不会花”,而是宁愿把钱花在形象工程、“三公消费”上面,也不愿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从神木模式与桑植模式来看,医疗投入不足关键不是差钱,而是差理念、差决心。尽管好多地方不具备神木那样的煤炭资源,但是经济状况比桑植要好得多。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人均330元的医疗“蛋糕”,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医疗事业如此,其他公益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东莞石排镇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免费教育模式。再比如,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首创高龄老人津贴,广西防城港率先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海南贫困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实行免费学前教育。陕西神木、吴起实行15年免费教育,陕西府谷、镇坪实行12年免费教育,都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情怀。

  虽说神木模式、桑植模式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回归医疗公益本质,一直是公众心目中的期待。政府为方便民众病,承担医疗费用支出,就是这种公益功能的体现。政府以免费医疗赢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实际上是树立政府公信形象,实现政府与民众利益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免费医疗支出的实际上是一笔公益成本。可以体现地方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担当。如果在推广神木模式、桑植模式的同时,参照香港医疗经验,把医院做成公益事业。统筹辖区医疗资源,打消医院创收念头,还有利于挤出医疗产品的暴利空间,减少地方医疗投入压力。

  神木模式原来如此容易被复制!看来,发展公益医疗事业,政府的决心比财力更重要。不说全国搞免费医疗,部分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先行先试。其他地方即使不愿意大手笔复制神木经验、桑植模式,也可以探索廉价医疗模式,不让民众继续忍受看病贵的困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