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医改以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为核心目标。在8月18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作出上述表示。
陈竺说,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促进基本医疗服务逐步均等化,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国民健康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这一时期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
陈竺表示,“十二五”时期,卫生部的医改重点工作任务确定为七项:一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农合制度覆盖率维持在95%以上,不断提高筹资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筹资和保障水平差距,开展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规范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二是以县级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三是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好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和层级,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提高医疗连续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五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六是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和基本药物制度中的作用,完善中医医院服务体系。七是加快健康产业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