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综合新闻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加大锦州人工鱼礁建设规模
时间:2009-10-21 09:17:43来源:作者:
  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去年在锦州浅海人工养殖保护区内投资150万元建设人工鱼礁,今年又增加投资205万元,加大了人工鱼礁建设规模。
      省水产苗种管理局负责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人工鱼礁建设工作。今年建设的人工鱼礁礁区海域面积4646亩,鱼礁礁型为长1.5米,宽1.5米,高2.0米的四方柱体水泥构件。鱼礁水泥构件预制从2009年7月20开始,目前已全部完成了1053个鱼礁水泥构件的制作。2009年9月10日开始在礁区海域投放鱼礁构件,预计10月中旬投放完毕。届时锦州人工鱼礁礁区海域面积达到15184亩,总投资355万元。
      人工鱼礁是人工设置的诱使鱼类聚集、栖息的海底堆积物。为海洋生物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从而促进水产资源的增殖。建设人工鱼礁,是养护和修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近海渔业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实现近岸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经济上有较高的回报率,在提高海洋自净力,改善沿海水域的生态环境上,意义十分巨大。锦州市沿岸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底播贝类、海参等十分适宜在近岸礁体栖息。
      投放人工鱼礁,可以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有效地保护幼鱼幼虾幼贝,提高其成活率。可为鱼类、贝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和增殖资源的目的。投放人工鱼礁后,附近海域的海藻数量成倍增加,海藻可以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对海洋环境起到净化作用,营造一个良性人工生态系统,提高海域生产力,防止海底出现“荒漠化”,可以实现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锦州市人工鱼礁是资源保护性鱼礁,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在鱼礁区内投放人工繁殖的幼贝,建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区,人工恢复和增殖本海区毛蚶、杂色蛤贝类资源,形成稳定的贝类渔场,使海洋渔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海洋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保障本海区海洋渔业经济在生态良好、人海和谐的环境中得到持续发展。
    

关键词:锦州,水产,鱼类,贝类,海参,,毛蚶,杂色蛤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