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有问题要解决,都能找到具体负责的村干部。
密云县的2000多名村干部,每个人的具体职责和岗位分工,全部向村民公开,这是该县推出的“村级干部职责公开化”新模式,这种模式让村干部公开了承诺、亮出了职责,方便了百姓办事,同时也让上级单位的考核有了标准和依据。
干部职责明确 避免推诿扯皮
“过去分工不明,职责不公开,村里大小事都找书记,书记一天到晚疲于奔命,没有精力抓全村发展。”说起以前村里的干部管理,密云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支书郭继东深有体会,村干部职责不清楚,忙坏了村书记一个人。“现在好了,村干部的职责公开化了,全村的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村干部负责一摊儿,避免了容易的事谁都管,伤人费力的事谁都躲的现象。”
郭继东书记所说的“村干部职责公开化”,是密云在全县推开的“村级干部职责管理”,这项制度要求各乡镇党委根据每个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每名村干部的基本职责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以乡镇党委制定的职责要求为基础,根据干部岗位分工、年度重点工作和个人能力的特点,分别确定每名村干部的具体职责,并上报乡镇党委把关备案。
在乡镇党委的帮助指导下,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每名干部的具体职责,对每名村干部的重点工作质量、进度、完成时限等进行量化,以便于对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之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便与每位村干部签订职责管理责任书,每个村干部都签下责任书,就像一张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的“职责网”。
承诺公开化 方便群众监督
密云县委要求每个村党支部将每名干部的工作分工、职责范围、年度重点工作等指标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并组织村干部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上做出公开承诺。同时,乡镇党委统一印制《村级干部职责管理手册》,由村党支部对村干部的履职情况、年度重点工作和阶段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述职和评议情况及时记录,并定期将上述情况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公开并承诺强化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村级工作的透明度,也方便了群众监督,使全县村干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谋发展、求致富、聚民心、保稳定上来。”密云县委书记汪先永说。
村级干部的管理由职务管理转变为职责管理,村干部各司其职,避免了村书记大权独揽,密云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此外,年底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班子成员测评等公开考核内容,保证了干部考核的公平与公正。
办事有依据 干活有动力
村级干部职责管理并公开,让全县村干部“干有所依,理直气壮。”用西白莲峪村委会主任郑瑞生的话说,“腰板硬了,敢管了。”
密云县每个村委会的村务公开栏不再是摆设。在冯家峪镇下营村的村委会大院里,公开栏里不仅有每个村干部的照片和职位,还明确写着每位干部具体的负责范围,村民有问题要解决到公开栏瞅一眼,就心知肚明了。
“干部分工明确,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火情。”下营村村民代表李华成说起去年的一场山火心有余悸。那天,有村民发现火情,跑回村里喊人救火,喊声传到负责防火的村干部李华东那里,他立刻召集人员,很快便组织起100多名村民上山救火。因救火及时,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以前分工不明时,遇上大火,要想找负责的具体村干部,难着呢!”李华成说,现在的村干部都明白自己负责的那些事,主动解决村里的大小事,积极性提高了,干部干的放心、踏实,赢得百姓的信任。
密云县村级干部职责管理理顺了村两委关系,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为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孙明舜 通讯员 刘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