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急、难、愁”问题,重点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输强心、镇定和成功剂给予引导和服务,增强农牧民“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送关爱输强心剂。在结对帮扶中,制定长期的帮扶措施与计划,围绕中心重点工作,开展“走村入户解难事”活动,机关干部深入被帮扶的农牧民家中,宣传10个民生工程、致富信息和科技种植养殖技术及了解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农牧民交流谈心,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摈弃“等、靠、要、怨”思想,积极帮忙出点子、理思路、谋发展,鼓励农牧民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发家致富。
二是解难题注输定剂。机关干部通过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开展各项活动,采取定期走访、电话联系等途径,在了解到农牧民家庭的生活、生产情况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后,对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现场给予答复,对不能马上解决的则向农牧民说明情况,并及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争取早日解决。同时,积极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按照包村工作组分成12个志愿者服务队,对镇党委确定的重点帮扶对象从政策、信息、资金和思想上结合“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给予定期和不定期的帮扶。
三是搭平台输成功剂。依托各项惠农政策,镇党委积极宣传,对有致富信心的农牧民家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提高农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和带群致富的本领。同时,落实“点菜式”的培训方式,结合各项技能、就业及远程教育培训平台,组织致富能力强的农牧民积极参加培训,促使他们学以致用、自力更生,实现从被动帮扶向主动求富转变,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田娜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