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综合新闻
山东鲁花集团决定在石河子投建年产五万吨花生油项目
时间:2013-11-19 00:00:00来源:一五O团广播电视站作者:朱美香

  在十八界三中全会颁布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实际上是对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方式进行农地流转的肯定,建立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制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构成主体之一。

  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是指农民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折成股份,入股到农业经营企业或合作社,农民作为股东,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践证明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能有效地把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是把农业生产要素合理地整合起来的较好方式。

  土地股份合作社有利于降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益、进一步推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村土地以股份形式集中起来,以合作社名义自主经营流转集中的土地,一亩土地算一股,在合作社中,社员按股分红后,除了入股承包地租金收入外,还有土地规模流转和经营获得的二次分配收入。

  《决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农村改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农民财产权利,让农民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强调农民财产权利,确权是基础。只有产权明确才能形成市场主体,才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如果没有产权,农民就没有财产性收入,就不是市场主体,中国的产权改革之路就不算完成。通过调查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土地改革试点,土地确权后,农民心里踏实了,不再担心土地被侵占。无论出租土地、扩大种植,还是建房,农民的收入都有了大幅提高。

  要推进城镇化,就必须要实现土地流转,从而保障农民权益,并使迁入城市的农民真正市民化,中国可以说已经掀起了第二次土改。中国的农民经历了从土地私有到上交集体,再到承包经营几个阶段。中共高层公布的最新改革计划,区分了农用地和宅基地的分别,但强调两者都可以抵押转让。允许村集体直接出售农村土地建设用地,而不需要再经过政府的征地程序。

  农民工进城后的市民化问题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只有土地流转才能根本解决。 宅基地的流转应该可以直接采取有价收购的办法,因为是农民个人的,可以采取有价收购的办法,但是集体承包权的流转可能就要采取,比如说可以通过出售也可以出租等方式来解决流转问题。

  如果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可以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议价权,有助农村稳定。当前,土地流转已经进入了一个深化期,流转的规模需要不断提高,流转的质量需要继续提升,流转的效益更需要多方兼顾,而这些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层面对土地流转的服务。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同时也缺乏土地流转的专业机构,土地流转各方不能及时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由于流转程序不规范,极易产生纠纷。同时,土地承租大户的经营成本较高,但在金融、风险承担等方面却还不能获得有力的支持。

  服务土地流转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并将之延伸至乡村就是深化服务的一个有效载体。近些年来,我国成都、武汉等地相继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江苏省东海县则于2012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所。因为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的建设,使得土地流转有了“出处”和“觅处”,相关的交易过程也开始规范,再加上一些地区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土地流转的“有序”和“上规模”大有益处。

  社会有关方面服务“三农”的意识还要加强。目前,我国已有农村产权交易机构的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凭鉴证书申请贷款的业务,因为尚处“现在进行时”,其效果还需要再观察,但这种突破既有限制、创新运作方式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理念,却是值得肯定的。

  工商企业承包农村土地。好处是有利于利用社会力量,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问题是容易挤占农民利益、容易加剧土地流转“非粮化”和“非农化”倾向。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为此设立了工商企业租赁农村土地的“风险保证金”制度,有些还在规划时就专门划出了工商企业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适宜发展区,以保证从一开始就能做到抑其之弊、扬其之利。

  新土改如果能真正按计划推进,其所带来的改革红利将随着改革的深入会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至少二三十年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改革内容超过预期,仅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一条,就是革命性的改革,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提出土地改革的,也就是说,土地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改革的方向,是把土地资源的配置权真正交给了市场。

  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来看,程度很高的土地垄断既伤害了效率,又造成了不平等。因为土地改革不到位,也使农民不敢消费,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还能使中国人的吃饭成本降低,让中国人真正告别对吃饭的担忧。因此,土地制度改革,能让中国至少繁荣30年。

  打破城乡隔离,把土地资源的配置真正交给了市场。由此,农民将获得很大的资源交换权益,这对农民也是一个机遇改革后农民就可以凭借土地财产自主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财产性收入。而且,改革后农民对自己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能够更有效率和效益。再者,新土改还会对中国的城镇化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即土地作为一种资源要素其配置更加合理有效,必然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这个肯定是长远的影响,因为农民还有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国家管理体系也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中国城镇化至少还有二三十年,虽然新土地改革近期还不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四五年可能还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但随着一步步推进,其红利效果将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中远期,新土改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红利,将是不可估量的。

  另一方面,国土资源部正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累计确权登记发证约620万宗,发证率达94.7%,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接下来,国土资源部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国土地市场迎来一次历史性变革的脚步声已经响起。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