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美香 王鑫龙 报道)几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五O团十五连的葡萄几乎无人管理,现在却成了“香饽饽”。今年,陈碧英在靠近葡萄地只有一渠之隔的公路边上设立了一个小摊,向前来驼铃梦坡旅游的游客销售自家新鲜的葡萄,仅这一项就多增收了1万多元。
一五O团十五连书记黄斌谈起了这几年的变化,“前几年由于管理上没什么效益,承包户干活积极性也不高,地里杂草丛生,通过这个驼铃梦坡旅游区4A景区开发以后,外面的客人来了不少,特别是去年,承包户每亩地收入都在3500到5000,因为外面来的人多了,买葡萄的人也不少。”
由催着干变成了自觉干,驼铃梦坡景区的游客量日益增多,促使葡萄承包户积极管理,还打起了有机绿色葡萄牌,施农家肥,开放葡萄园搞绿色采摘,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争取早日上市买个好价钱。
黄书记说:“今年葡萄的管理上了一个档次,从定水定植,到疏花疏果,病虫害的防治,那么都不需要我们干部追到屁股后面去催着叫着干了,现在他们积极性很高,所有这些工作呢,都做到前面。特别是今年,你看这个葡萄呀,长势良好,比较惊人,尤其是上品牌的有效果枝比较多,他们都想在产品质量上下很大功夫。”
在葡萄的销售上,前几年都是依靠外地客商前来收购,现在承包户不仅可以依靠景区的人气带动葡萄销售,而且还可以自己选择下果时间和收购商,提高了种植管理的积极性。
今年,一五O团葡萄承包户们做好每一项田间管理,从给水给肥、疏花疏果到整枝塑型毫不含糊。旅游业的发展,让几年前懒得管理的葡萄地变成了现在的摇钱树,真正做到了三产的开发促进了团场一产健康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