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名人之窗
“大豆之父”孙寰创造5个第一
时间:2012-11-07 10:23:51来源:作者:

孙寰.jpg

退休的孙寰仍在为科研课题做顾问。

   他在松花江畔长大,从小和大豆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毕生精力。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的培育者,创造了大豆研究领域的5个世界第一,他的研究成果令全世界的同行震惊,人们尊称他为“大豆之父”。他就是孙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首席研究员。

 

 

    提高大豆单产研究杂交品种是关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对大豆的需求急剧增加,大豆供应出现短缺,不得不从美国大量进口。1982年,43岁的孙寰在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在这一年中,他开始琢磨作为大豆主产国的中国,如何减少进口,研究出高产大豆。

 

 

    中国大豆生产最薄弱的一环是单产低,如果能大幅度提高单产,就有可能缩短差距。孙寰认为要达到这一点,种植杂交种是首选。1983年回国后,孙寰带领课题组开始了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的科技探索。他分别在福建泉州、湖南长沙、浙江杭州、河南郑州、江苏徐州、吉林公主岭6个试验点,选用不同类型的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经过反复试验,1993年,孙寰终于育成具有野生大豆表现型的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A和同型保持系OB,在1995年育成栽培豆不育系YAYB。经专家鉴定,孙寰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4年,孙寰的研究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年钻研培育第一个大豆杂交种

 

 

    大豆杂交种研究最难的是制种,培育一个种子最少需要10年时间。20021229孙寰和课题组的成员们历经20个春夏秋冬研究的大豆杂交种,终于通过了权威部门的审定,被命名为“杂交豆一号”,比常规对照品种增产20%以上。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经过正式品种审定、可以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

 

 

    孙寰培育的大豆杂交种及制种方法,申请了中国及国际专利,并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此项研究成果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在吉林诞生了。孙寰创造了大豆研究领域的5个世界第一:第一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建立了第一个以“三系”为基础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程序;开发出第一个利用昆虫传粉大量生产杂交种的高效制种方法;第一次在栽培大豆中发现两个染色体倒位系。他被授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高级专家等11项荣誉称号。

 

 

    退休两年依然奔忙于科研一线

 

 

    “刚与科研沾边儿,我就开始研究大豆。”孙寰说,他一直都在从事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了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5个重大研究项目。由于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是他的培育成果,人们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大豆之父”。

 

 

    今年73岁的孙寰已经退休近两年了,但他并不满足当前的科研成果。目前,“杂交大豆”有5个杂交种子,主要在吉林省东部敦化一带试种植。孙寰说,尽管杂交大豆已经实现了研究领域的突破,但产业化才是他的梦想。退下来的孙寰依然奔忙在科研第一线,为科研课题当顾问、帮学生指导科研,日复一日,缩短着实验室与农田之间的距离,为减少中国大豆的进口量、提高大豆产量贡献科学力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