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名人之窗
保靖向代兵:32年的坚守!
时间:2013-02-19 00:00:00来源:中国乡村网作者:张海
内容提要:向代兵用自己的忠诚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责任和美德,朴实地饯行了科学发展观,牢牢树立了全心全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宗旨,并时时带头实干,深得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

  向代兵说,我真没有什么好写的,只是在自己应该干好的村支书岗位上干了30多年。去年以来,有那么多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我的身体和家人状况,真的很幸运很感动。
  
  向代兵从一个黑色的旧皮包里拿出一份材料,抖动着说,11月19日,湖南14位科学发展观指导员、基层党支部书记、中小学教师代表在长沙与省会各大新闻媒体举行了交流座谈会。没有想到会议安排他第一个发言。
  
  今年61岁的向代兵是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大田村党支部书记,从1977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就一直没有歇息过。尤其是1998年身患癌症后,他仍然坚持工作,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并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的侵袭。
  
  2009年是我一生中最荣耀、最不平凡的一年。向代兵告诉中新社记者,因为带病坚持村里工作,组织上把自己树立为基层干部典型,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进行了广泛宣传,七一座谈会还邀请他参加。
  
  据了解,正是这次座谈会期间,湖南省委张春贤书记得知向代兵身患肺癌仍坚守村支书岗位带领全村致富的感人事迹后,当即嘱咐有关部门带领向代兵到长沙做一次身体检查。随后,湖南省委决定,对省内连续任职30年以上的在任村支书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他带领全村村民脱贫致富
  
  11月22日中午,长沙,潮湿的天空中飘洒着毛毛细雨,让人感到出奇地冷。向代兵刚刚看望了一位在长沙治病的村民后,就匆匆赶来和中新社记者见面。之后,他又连忙赶往湘西。快到年底了,村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略带歉意地说。
  
  这样的忙碌对于向代兵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61岁的他,从1977年担任湘西保靖县迁陵镇魏家村支书,一直干到2006年;2006年魏家村和另外两个村合并为大田村,向代兵又高票当选为大田村村支书。
  
  向代兵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岁月不饶人,当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已经变成了白发斑斑的老人。然而,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过去贫穷落后的魏家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大田村呢,也正是在这短短三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10月中旬,记者曾到大田村采访,问及对向代兵的看法,一些村民说,他这个人能力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功不可没。向代兵本人也很少谈及自己,倒是保靖县委常委、迁陵镇党委书记向安生说,老向能坚持到今天,关键是他有自己的信仰和宗旨。
  
  向安生说,向代兵只有初中文化,也许并不完全明白什么叫做科学发展观等系列理论,但是他参过军,1970年就入党了,是个有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来,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老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尤其是当了村支书后,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这一点非常难得。
  
  向安生认为,村支书岗位虽然很卑微,很平凡,但是,向代兵却用自己的忠诚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责任和美德,朴实地饯行了科学发展观,牢牢树立了全心全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宗旨,并时时带头实干,深得村民们的信任和认可。
  
  一位村民告诉中新社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魏家村人多田少,田地里到底种什么,怎么种,村民们心里都没有底。这时,身为村支书的向代兵总是第一个进行试验,从推广杂交水稻到种植地膜玉米等等,他总是做在前面,给大家示范。
  
  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向代兵又带领村民们尝试种植椪柑,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很多农民还没有意识到种水果也能发财的道理,于是纷纷反对。向代兵只好率先在自家田地里种植椪柑,3年后,当每亩椪柑收入几千元时,村民们再也坐不住了。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向代兵不仅是带头做样子,而且还时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一个富不算富,我是共产党员,是村支部书记,应该带领大家富裕才是根本。向代兵说。
  
  村民龚安龙是大田村的椪柑开发大户,据他说,当时村里推广椪柑种植时,他因为治病、结婚成家等,一共欠了13000多元的债。想出去打工,又苦于没文化,正当他不知所措时,向代兵帮助了他。
  
  3年后,每年仅椪柑收入就有3万多元,龚安龙越做越有劲。在经营椪柑之余,龚还买了农用车,农闲时跑运输。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忙着修建一栋两层楼的小洋楼,等房子修好了,我还想再买辆小车。
  
  如今,在大田村像龚安龙这样的小老板很多很多。向代兵说,全村种植椪柑2200多亩,年产量超过500万斤;种植大棚蔬菜1000多亩,年销售超过300万元;全村有200多台运输车,400多人在县城从事建筑业,年创收过700万元;全村3460人,70%的村民住进了新楼房
  
  他分了省委书记给的营养费
  
  向宏云800元,向仁忠800元,何爱民800元;向治金500元,舒发贵500元,张大成500元,向化强500元;比耳村村支书余家文2000元。10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到向代兵家时,他正在和村干部李文萍登记分钱花名册。
  
  记者以为给一些困难村民下发慰问金,也没有多问什么,直到他们忙完,才知晓,原来大家是在登记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给向代兵个人营养费的去向。准确地说,是这笔钱早在今年7月初就分了,现在只是登记一下,以便村务公开。向代兵说。
  
  陪同采访的保靖县委常委、迁陵镇党委书记向安生听说后大吃一惊:这可是张春贤书记给你个人的营养费,怎么能分呢?没想到向代兵却说,自己是村支书,在全村条件又不是最差,这笔钱应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
  
  原来,今年7月1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得知向代兵不但自己带病坚持工作32年,而且爱人的身体也不好时,除了要求相关部门关心他们外,还立即以个人名义给了向代兵1万元营养费,希望他们好好保重身体。
  
  拿着省委书记给的钱,向代兵非常感动。但是,回到家里,除去治疗妻子疾病花去的3600元后,还剩下6400元。他和妻子商议,听说同县比耳镇比耳村村支书余家文因为治病负债累累,给他送去2000元吧,这不仅是省委书记的心意,也是我的心意。
  
  面对剩下的4400元,向代兵叫来了村干部开会,希望大家出个主意,怎么把这些钱分给村民。没有想到,村干部们纷纷反对,大家认为,这笔钱本身就是省委书记给他个人的钱,而且他和妻子这些年患病,家庭条件也不好,没有必要分。
  
  但是,倔强的向代兵认为,这钱必须得分,我是村支书,省委书记关心我,是因为这些年我得到了大家的爱戴和认可,再说,我家里条件在村里又不是最差的,全村还有不少人需要帮助,钱应该给他们。
  
  就这样,剩下的4400元,按照村干部集体意见和建议,分别分给了7户较为困难的村民。李文萍告诉中新社记者,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向代兵身上太多太多了,他就是这样一个好人,没有私心,做事公平公正公开,大家都拥护他。
  
  采访中,这一点同时得到了大田村很多村民的证实。据说,早在1981年国家大力宣传和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向代兵已经有了两个女儿,按照农村传统思想,父母希望他还生一个儿子,可是他是村支书,必须率先垂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应该结扎的人全部去了。
  
  今年,湖南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根据村里调查统计,全村有96户村民符合相关要求。一些好心人劝向代兵,作为复员军人,又是两女户,他和爱人全部患病,完全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向代兵连忙说,全村的名额有限,自己要了,具体工作怎么好开展呢?果不其然,不久,一些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村民纷纷找到向代兵要求讨个说法,可是,当大家发现村务公开上没有向代兵,甚至连他亲戚的名字也没有时,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在大田村采访,关于向代兵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总之,记者感受得到,向代兵在全村的口碑非常好。大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代兵,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事,第一个记着的也是向代兵。
  
  正是向代兵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愿吃亏,不谋私利的做人做事原则,使他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向安生说,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复杂难做,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缺乏像向代兵这样率先垂范、公而忘私的带头人。
  
  有意思的是,采访过程中,向代兵很少说话。这个憨厚的老人总是笑着,无法想象这是一个10年前就被癌症侵袭过的人。离开长沙时,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如果真要写,应该多写写省委书记等领导,多写写村民。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能有今天吗?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