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田珂成,44岁,淄博市商务局规划财务科科长,1992年8月参加工作,2012年4月到淄川区寨里镇南黄村任职第一书记。图为田珂成(右)在南黄村拓宽道路拆迁中与村民一起劳动。
6月8日,淄博市商务局将一块写有淄博市商务局青年干部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挂在了淄川区寨里镇南黄村村委大院门口,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了干部职工捐助的33100元钱和一批学习用品。看到这些,村里的老百姓说,这都是村里的第一书记田珂成穿针引线带来的。
南黄村是一个只有123户432口人、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贫困山村,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人均收入3100元。过去,吃水难、行路难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南黄村,村里没有一寸硬化的路面,村民吃水依靠山下的一口老井,排队打水要等上一宿的功夫,要是洗衣服用水,那得走上十几里的山路,到外村的亲朋好友家里借水。贫穷,犹如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始终横亘在南黄村面前。
第一书记的到来,给这个贫穷的山村带来了变化,带来了希望。
今年4月17日,淄博市商务局规划财务科科长田珂成被派驻南黄村任职第一书记。扛着被褥、带着锅碗瓢盆,田珂成住进了村里。来不及多加安置,第二日,他就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进行探访。家庭经济状况如何、今后有啥打算,他都一一详细记录下来,并及时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和梳理归纳。发展要从村民最关心、最迫切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田珂成会同村两委成员,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把建设生产道路、整修吃水管道、壮大养殖业和引进加工企业摆在了优先解决的位置,认真制定了三年包村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在随后召开的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获得全体表决通过。
要想富先修路。田珂成与村班子决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干起,修一条从山上养殖区下山的水泥道路,加宽村内道路,方便村民出行和养殖户的正常运输。整修吃水管道,更换大功率抽水泵,保证村民正常供水,为农业生产、畜牧养殖业提供水源支持。两项工程所需资金数十万元,村里没出一分钱,都是田珂成多方联系争取来的帮扶资金。
在村里住了不长时间,村民就与田珂成熟悉起来。每到晚上,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田珂成的住处,唠唠嗑,说说掏心窝的话。
田珂成抓住村里青壮年妇女劳动力富余这一特点,积极为南黄村经济发展牵线搭桥。5月17日组织山东嘉业公司等2家外贸企业到村里现场为村民进行外贸出口产品加工技术培训。5月25日,组织南黄村村民赴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观摩,学习在玻璃盘上绘画、在玻璃瓶上贴马赛克等手艺,提高村民在家门口接出口订单增收致富的能力。据了解,年内,将引进2家外贸企业在该村设立出口产品加工点,帮助从业村民年增收1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3万元。在淄博市商务局和田珂成的协调下,瑞发纺织、波儿纺织、欣特瑞塑料、奥迪森家纺、鲁宁包装5家外贸企业与部分困难户进行了结对帮扶。截至目前,仅南黄村修路、修井两项工程,淄博市商务局就投入帮扶资金30多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