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窑村资源丰富,成功转型
正值全国上下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绛县古绛镇郝家窑村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实现了村内社会秩序的由乱到治,村民群众由贫到富,村容村貌由烂到靓,成了村风文明祥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先进村。安子明作为新农村转变的村书记,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治村、壮大农业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提质发展。
背景: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郝家窑村位于中条山下,涑水河畔,绛县古绛镇最西端,离县城十五华里,距绛县高速公路出口两公里,全村共5个居民组,245户,1035口人,有劳动力612人,其中女劳动力213人;党员21人,其中女党员2名;拥有土地面积3200亩,耕地面积2600亩,主要以苗木种植和蔬菜种植为主,现有宏宇苗木公司落户到郝家窑村,人均年收入2800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放眼望去,在被雨水冲刷干净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那朦胧的月光,照耀得村镇的树木房屋,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飘在湛蓝的天空,绸带的两头分别系着绛县县城和绛县高速公路。踏上前往田野的小路,一阵凉爽的西风迎面吹来,看到如此景象,绿意盎然,想象着关于郝家窑村的现状发展:资源纵然丰富,整个村庄也明显好转,但是迫有一位有创新的责任领导人规划并发展完善这一切思绪丰韵时,看到了郝家窑村的村委会书记,高高的个子,方脸宽额,紫铜的脸膛有棱有角,粗狂豪爽,西装革领,安书记脸上洋溢着舒心满意的表情,我们的采访也在这样随意和谐中开始了。
这里也是村支书安子明的家乡。
一切为了农村安定,一切为了农民幸福 ,安子明带领着家乡父老完成了从乱到治、从富全村人到富下代人辉煌的巨变之路。这同样也是一条艰难崎岖的路。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安子明一边细数村里近年来的的各种变化,一边稳重沉静地梳理思绪,回望自己来时的奋斗历程几多艰辛,如郝家窑村的道路路,坎坎坷坷又不断向上;几多苦楚,如村里贫瘠道路上的泥土;几多欣慰,单一倚靠苗木产业发展的郝家窑村如今成功转型,走向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几多希望,郝家窑村蒸蒸日上,一扫发展瓶颈时期的阵痛,正在振翅而起,二次腾飞。
受命的安子明, 亲历亲为,苦心经营
上任伊始,安子明面对的郝家窑村,千疮百孔,一盘散沙,是一个小村乱村,道路坑坑洼洼,没有路,绕几个弯才能出去,没有人管理,巷道全是泥,没有村委会,多年来村民不断上访告状,村风混乱,经济无法发展。于2008年通过全体村民投票选举,选出了新的村委会主任安子明。2012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安子明又全票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在连任期间,以三个一切为目标,重新打造了一个鲜活的小康村。
几番风雨,数年而逝。他不怕苦,2011年组织村民采取村民集资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方式,投资90余万元,用56天时间修了一条长3公里的富民路;硬化村内巷道20000平方米,并在主要巷道安装了路灯;修建80余个沼气池,方便了村民照明和做饭;村投资6万元,建起了两座文化广场,为村民开展文体活动、活跃农村生活提供了条件;新打一眼200米深的深井,修复两眼常年不用的旧井,并安装管灌,三眼深井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并可扩浇农田500亩;根据新农村规划在村南、村中、村北,新开了三纵三横机耕路3.6公里,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道路的基础,并做好了铺油的准备;组建了有村干部和各队队长参与的巡逻队,义务为村民提供安全服务,杜绝了失盗、浇地跑水、用电不安全等事件的发生;建立了一项定期慰问五老(老干部、老党员、军烈属、老教员、孤寡老人)的制度;每年年末为老年人送上一份知心的问候,倡导了尊老爱幼的社会新风;、组建了一支有200人参与的妇女歌舞队,每天下午在文化广场上开展活动。通过9件实事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难题,方便了村民行路、照明、用水、用电,活跃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村风正、民心稳,全村一片祥和气氛。村民说,这些实事都办在了村民的心坎上。2012年大年初一,全体村民在村文化广场敲锣三是一切为了农民增收,带领村民靠种植苗木富村。村风稳定后,安子明又顺民心,思民意,谋划带领农民致富的大事。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完善了党支部、村委会的承诺工程并做出了规划,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优势,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各类苗木1000亩,种植山楂、核桃等果树800亩,年收入830万元。同时建成新农村连片示范区示范村,建成生态式,园林式新农村。目前,全体村民正在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下以十二五末人均收入8000元为目标,意气风发的朝着产业富民的方向前进。打鼓、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
听安子明讲村里的事,娓娓道来,真的就像听一个大管家细数持家心经,生动细致,但体现出的都是他的目光关切百姓无小事。九九重阳节,这些留守老人,是带着大家一起出去走走呢?还是安子明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和出行方便等问题,还是给老人们解解馋吧!老人想喝羊汤,还得去县城,儿女又不在家,所以,村里精挑细选优质羊,凡是60岁以上的全喝羊汤,自己做得能环保一些大家一起做,一起喝羊汤,我似乎也看到了郝家窑村和谐幸福的场面。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委屈,安子明渐渐淡忘。他以实际行动不辱使命,无愧于让村民共同富裕的内心初衷。
实践,打造集体土地,实现整齐划一的苗木基地
郝家窑村是山村,环境清幽,植被丰富,这样的自然与人文并举、奇峰与野趣共存的景致,土地面积辽阔,如今村里的苗木生产蒸蒸日上,可是如此优良的资源,在郝家窑村独树一帜。全村经济蒸蒸日上,看似无忧无虑之时,安子明当机立断,以颇具领导气魄和责任意识的前瞻性眼光提出:把老百姓的散户种植土地迁往集体土地并迁往新农村,决定拿集体开发苗木资源,为子孙后代储存绿金。村民看不到示范成果,这个办法很难施行,谁也不愿意把自家的种植迁往集体种植,因此,安书记带着村民实践,参观优秀苗木。10月1日左右,村组织党支干部到延安考察,经过一系列周密调研和红色学习,村民就想为什么他们的技术没有咱们的好,为什么价钱卖得如此高呢?安子明说,只有让村民亲自实践,与村民沟通好,大家齐心带动整个村庄经济翻一番。
如今的郝家窑村苗木占地1000余亩,北边全部种苗木,南边全是蔬菜、红薯。利用本地气候,土地,交通等优越自然条件,以生产为主,年均出圃各种成品苗木上百万株,主要品种有:美国竹柳 垂柳,金丝柳,法桐,樱花,速生国槐,垂槐,金枝槐,合欢,高杆女贞,栾树,白蜡,银杏,雪松,蜀桧,刺柏,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大,小)叶黄杨球,龙柏球,撒金柏,月季,白兰,含笑,杜鹃,桂花,梅花,紫叶李,紫薇,紫荆,迎春,(广,黄,白,紫)玉兰,剑麻等移植古树盆景等等.,在发展期间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广结善缘,共享双赢"的经营理念,以优质,价廉,快捷,高效的服务取胜,从而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众多园林,花卉同行的好评和认可.
随着郝家窑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郝家窑村经过了多年改造和建设,目前全村的各条道路都铺成了水泥路,近年来,还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体育器材,村容村貌不断完善。站在一村一品苗木基地前,我看到了村里发展得苗木产业,全村广大村民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断努力。
说起郝家窑村这个名字,她来源于村庄以前都是打窑洞住的,如今也是一个井井有条、美丽的村庄。大家说,农村的工作难干,安子明说只要付出,一点小细节,农村工作也好干。他坚信唯有心里想着百姓的幸福,脚踏实地去拼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换来郝家窑村的二次腾飞。其实,干练勇敢、别具魅力的安子明,又何尝不是郝家窑村的宝呢?
黄河新闻网运城频道记者 王萍 田琴采写报道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