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名人之窗
太原市杏花岭区东沟村主任王贵明: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时间:2013-06-03 01:13:03来源:作者:唐豆豆

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后村民送锦旗感谢

人民网太原5月30日电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许多贫穷村、落后村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太原市杏花岭区杨家峪街道办事处东沟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提起东沟村,不得不提到东沟村村委会主任王贵明,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勇气和智慧克服种种挫折和困难,领着靠天吃饭的村民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奋斗走上了小康之路,东沟村也被列为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民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在改革开放之初,王贵明抓住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从开拖拉机搞运输,到卡车运输,再到发展成车队,办起了自己的运输公司,成为全村致富的先行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原本朝气蓬勃的王贵明成了一名与轮椅相伴的残疾人,突如其来的变故像大山压顶似的将他的精神彻底击垮。

2003年村委会换届工作开始,经过妻子杨春益的耐心劝说,身体已经残疾,身心正在恢复的王贵明参加了竞选。没想到,王贵明居然以最高票当选为东沟村村委会主任。王贵明是目前已知的太原市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村委会主任。

当选后,他向村民们郑重承诺:一定努力工作,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勤勤恳恳、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全国政协主任王东进莅临慰问

带头致富 引领农民共同富裕

2003年前,东沟村是一个占地面积仅996.7亩的自然村,共有125户,人口300多人,其中残疾人就有29人。村民住的是散居的旧平房和破窑洞。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环境脏乱差。进出村庄是一条晴天尘土满脸飞,雨天泥水一身脏不足两米宽坑洼土路。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只有靠天吃饭的几片零散坡地。虽紧邻太原市郊,但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0元。村里一度上访成风,打架成群,赌博不断。一个穷字成了世代东沟村人摆脱不了的魔咒。

当选村委会主任后,王贵明既高兴,又发愁。怎样带领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发展的路子在哪里,东沟的优势是什么?他多次到老党员家中座谈,向他们讨教经验;和村委班子成员多次讨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改变东沟村一穷二白的面貌,必须树立一切工作以率先发展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

带着乡亲的信任,怀揣几多顾虑的王贵明,走上了一条带领村民集体致富奔小康的创业之路。

东沟村是个山村,与外界的交流非常不便。村集体经济得到改善以后,村委会首先想到的是解决交通问题,打通村西出口的仁源路。在不拿集体一分钱的基础上,王贵明磨破了嘴皮与相邻部队进行协调,筹资150万元,开山挖土近4万方,硬化了路面,建成了6000余米乡村标准公路,与市区距离缩短了3公里,进出更加快捷畅通,为发展经济与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招商引资,寻求合作项目与伙伴,王贵明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四处奔波,先后多次到周边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区考察项目,与北京、天津的几个老牌制药企业谈合作项目。来回奔波,他的下肢酸麻、肿胀的几乎没有了知觉,但坚持每天记录下详细资料。为了见上人家一面足足要等上几天,许多企业负责人一看到坐着轮椅的王贵明,顿时没了信心。在那段日子里,王贵明不知被婉拒了多少次,被冷落了多少回。困难重重,没有气馁,天道酬勤,金石为开。山西仁源堂药业公司终于被他感动,经协商,由东沟村出土地、出劳力,药业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第一个村办企业终于落户东沟村。之后,美德丽涂料公司、鹏博仓储站、更新农工贸公司、种植养殖园等企业也陆续落户,4500多常驻人口带动了东沟村的繁荣。

东沟村新建住宅楼

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宜居乡村

至今,王贵明已连任四届东沟村主任,十多年的不懈追求,3000多个日日夜夜,通过招商引资吸纳外地中型企业6个,不仅安排了全村的劳动力,还安排了周边及外地农民工近300人。今年村集体收入达9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终于同大伙一道,走出了一条近郊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安居才能乐业,东沟村是名副其实的地无三尺平,一家一户解决住房不仅村民负担重,也给村委会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王贵明依靠集体的力量,没向国家要一分钱,没占一亩耕地,从规划、审批到建设,亲力亲为,通过引资建成了高标准的东秀苑和东福嘉园17栋6层住宅楼和30栋二层小别墅,共19万平方米住房。村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享受到高标准的居住环境,东沟村也因此分别荣获省级文明村、市、区、街办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

先后投资15万余元建起了村委会广场,投资30万建设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对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200元的养老金。传统节日每个村民发600元过节费。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绿化了村庄,配套了垃圾场、公共厕所、图书阅览室等设施。并在2010年,投资80余万元将村中主干道全部翻新,并铺设了相应的人行便道。

帮助残疾人建的养猪场

倾心倾力,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有了集体积累后,舍得在教育上投资,对村民子女上学分别给予1000-2000元的补贴。对本村幼儿享受免费入托、免费卫生医疗待遇。对幼儿园进行园舍改扩建、设施设备配套与管理体制改革,以服务每一个家长,关爱每一个幼儿为办园理念,让村民就近免费接受最好的学前教育,解决了村民入托难,入好园难的问题。

积极完善村民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在村里实行三保障即:建立医疗保障机制:村里建起卫生所,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全部集体投保,保障村民有病看得起,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建立低保生活保障机制:实施低保100%覆盖政策,对低收入村民生活给予保障。建立意外伤害保障机制: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为全体村民上了小额意外保险。使全体村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成果。

在加快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王贵明首先想到的是尽快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让残疾人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从2005年开始,王贵明给全村残疾人和村民建立了大病医疗制度,办理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合作医疗参与率100%,全部是集体投保,村里有自己的卫生所,解决了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丰富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还在我村现有的基础上,又盖起了两层的残疾人活动中心,并购置了大量的残疾人康复器械和休闲娱乐设施;为了残疾人出行方便,在村中道路上铺设了大量盲道和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并每月给残疾人发放200元助残金;由于残疾人身体不便,外出务工机会极少,为了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困难问题,村中企业专门设置了残疾人力所能及的助残岗位,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问题,还为个别有能力的残疾人办起了养殖场,铺设了致富路。

几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果实,王贵明带领全村百姓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综合实力由原先全街道十六个行政村排名倒数第二变为正数第三。王贵明不仅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还热衷社会事业,担任杏花岭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太原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太原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太原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他的工作成绩也被各级领导认可,分别获得杏花岭区特级劳模、农村工作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人才、市劳动模范、市双拥模范个人、市自强模范标兵并荣立二等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拔尖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省自强模范、省政协社情民意先进个人、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他把所有爱心、孝心、感恩心合责任心凝结在为所有村民谋福利上,他说,我的灵魂是农民,东沟村的和谐发展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会将毕生的力量献给这方安宁的土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