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西山地区有个老赵,他常对人说:这世上除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没有不能调解的事,何况是无心之过的交通事故?老赵还常对人说:老闹腾啥?非得一个住了医院,一个住了法院才歇心?这个老赵叫赵福生,在原西山矿务局公安处干了30年,现在是太原市万柏林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第二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用他特有的语言和耐心、热情融化了一颗颗因交通事故纠纷而冰封的心。在他的调解下,调委会成立一年来受理的5起棘手的纠纷都有了圆满结果。近日,记者来到调委会,倾听了老赵调解纠纷的故事。
换位思考
五十多岁的老赵给人第一印象是精神,中等身材,瘦削而有神,嘴角常挂着笑容,但眼神里有种坚韧。说起调解事故纠纷,老赵说:交通事故都是无心之过,只要方法恰当,都能调解,以前我管治安,也常调解纠纷,干这个我有3个法宝
老赵的第一个法宝是换位思考。他说,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心里有气,谁都不让谁,纠纷就产生了,你能让双方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纠纷也就化解了。今年1月6日上午11时30分,山东司机小孟驾驶大型挂车由南向北行驶到太克线西铭收费站口向东右转时,将西铭收费站的隔离墩碰撞后又冲出路面,一头撞进路北老张刚刚盖起的小楼,把墙面撞了一个大窟窿,小孟车上的副驾驶也受了伤。1月14日,交警部门对事故作出认定,小孟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小孟和老张就赔偿问题双方发生了纠纷。老张说房子的房梁也受到损害,不安全了,坚持要30多万元赔偿重新盖楼。可小孟却坚持只在保险公司认定的范围内赔偿三四万元。赔偿谈不拢,老张就不让小孟把车拖走,一辆大货车镶嵌在路边的小楼里,成了一道奇怪的景象。3月11日,这起案件到了老赵手里。你替人家想想,刚盖好的房子还没装修,就让你撞了个大窟窿,换成你心里能舒服?老赵这样对小孟说。你也替人家想想,一个跑大车的,能有几个钱?副驾驶还受了伤,你不让人家把车开走,他不能赚钱,咋能多给你赔偿?老赵这样对老张说。话说起来简单,事做起来可不容易,在短短十几天里,老赵先后8次调解此事,终于在3月23日促使双方达成协议,镶嵌在小楼里的货车终于拔了出来。
主动介入
凡是到了调委会的案子,都是麻烦事,有些时候不是仅仅靠换位思考就能解决问题,需要调解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热心。说起自己调解的最困难纠纷,老赵说那可真是横垄地拉车,一步一个坎,前前后后一共调解了十七八次。那起事故发生在今年1月14日18时许,小梁开轿车沿白家庄路由西向东行驶时,因对向开来的车辆使用远光灯,影响了视线,将由北向南步行横过道路的老麻撞伤。
父亲被撞伤了,老麻的孩子们非常生气,双方在交警队就弄得很不愉快。因为医药费等问题双方越闹越僵,老麻的子女多次找小梁理论,还跑到小梁工作的西山热电厂把大门给堵了。按照规定,事故纠纷调解从立案到结束只有一个月的期限,期限一过就要上法院,但看着双方剑拔弩张的样子,老赵决定主动介入,先期展开调解。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