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名人之窗
一位人大代表的养鸭情怀——记河南桐柏县吴城镇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时间:2013-11-15 09:44:10来源:作者:柯静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城乡经济频道讯 走进河南省桐柏县吴城镇吴城村养鸭基地映入人们眼界的是那一排排现代化干净整洁的孵化车间和座落有序的鸭舍,院内挤满了前来购鸭苗的运输车辆,有的在清点已装好的小鸭苗,有的正忙碌着向孵化室内搬运着鲜鸭蛋,人声、鸭声、机器哄鸣声参杂在一起,真是热闹非凡。哎,老张这次你又进多少鸭苗啊?哦,俺准备这次在进5000只。另一位养殖户接着说道:现在成品鸭和鲜鸭蛋市场很紧缺,货供不应求,我准备再进一万只。进鸭苗的养殖户们在相互的打着招呼。吴城村养鸭产业能够在短短几年里蓬勃发展起来,生意如此火爆,这得于一个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的好代表,他就是桐柏县吴城镇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吴城村村委会主任徐庆武。
  
  立志创业敢为先
  
  他从部队退伍复员回到家乡,看到家里和乡亲们仍然是过着贫困的生活,靠种几亩薄地养家糊口,日子过的紧巴,家里父母劝他,让他呈着年轻外出打工挣钱,他很不服气的,将自己关在卧室里发呆了三天,心里在想,部队培养了我三年,难道回乡后就只能靠外出打工挣钱吗?他不甘心,发誓一定要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就进县城购买了几本种、养加类的科技致富书籍。白天忙着帮助家里干农活,晚上就抓紧看书学习。他发现养殖业是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致富项目,于是他就根据书本上所讲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发现自己所在的村水资源丰富、场地宽敞、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养鸭项目,通过看新闻和报纸他了解到外地已有成功的养殖经验,于是他就独自一人远跑江西、江苏,近到南阳、信阳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正当他大刀阔斧,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父亲说一个退伍军人干什么不好,偏偏搞养鸭子,不中。徐庆武多次劝说家人后,拿出自己退伍安家费和从亲朋好友了借的钱,建起了养鸭大棚,购进了3000只鸭苗,开始了养鸭的生涯。
  
  然而,养鸭之路并不平坦,因缺乏养殖经验和疫病防治技术,自己从外地购进的3000只小鸭苗养到快成成年鸭时,只剩下1500只,损失近5000元,家里父母和亲朋好友劝他放弃,让他改行,不在搞养殖业,可他不愿放弃,暗下决心:一定要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养殖方法。。他每天起早贪黑吃住在鸭棚里,一边精心饲养小鸭苗,一边潜心研究探索养殖技术。为解决疫病防治和饲养技术问题,他又一次跑到江西、江苏等地向人请教,拜人为师。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他的执着追求下,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摸索出一套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种树、树林圈鸭的立体养殖模式。这种生态立体养鸭模式能使每亩水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6000元以上,树木有鸭粪当肥料能提前3年成材。辛勤的汗水换回的是丰厚的回报,徐庆武通过养鸭,家庭经济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还清了外债,购买了房子成了家,还扩大了养殖规模,由当初的几千只发展到现在2万只。有人给他算了笔帐,每只成年鸭每年按生产80枚鲜鸭蛋计算,共计生产出鲜鸭蛋160万枚,每枚鸭蛋出售价为1元钱,产值可达到160万元,每只成年鸭按市场价20元出售,累计产值40万元。这让他心花努放,干劲倍增,更坚定了走养鸭这条致富路。
  
  致富不忘带乡邻
  
  徐庆武靠养鸭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他的名字不径而飞,传遍十里八乡,前来向他请教的人络绎不绝。
  
  他致富不忘乡邻。对前来咨询请教的人们都耐心详细地介绍每种鸭子的习性,疫病的防治,饲养技术及销售情况。邻村的徐得宝也想养鸭致富,苦于缺乏技术,资金短缺,不敢做。徐庆武知道后,主动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帮助他解决资金,传授技术,在他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也开始了养鸭。当年,实现纯收入5万余元。现在徐得宝不仅靠养鸭脱贫过上了好日子,还积极热心地帮助其他农户也走上了养鸭致富之路。大家提起徐庆武,纷纷称赞:都夸他是个能人,热心肠,他经常走村串乡,义务讲解养殖,疫病防治技术,把经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当地的群众。在他的影响下吴城村有85%以上的农户干起了养鸭行当,当地群众仅此项,年户均增收五万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徐庆武被群众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并连续三届被当选为镇人大代表。
  
  集约经营立品牌
  
  随着养殖户的不断增多,购鸭苗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养殖户们每次进鸭苗都要到江西、江苏等地定购,由于路途远、成本高,损耗大,有时还缺货,给鸭农们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他大胆设想,能否在当地建一个自己的孵化厂,于是,他把这一想法,向镇政府负责企业的领导同志进行反映,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再次奔赴江西、江苏等地就如何建好孵化厂进行了专题考察。并高薪聘请了一位技术人员,对建孵化厂和孵化技术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已不成问题,可筹建孵化厂和购设备的资金仍有一些缺口,他毫无顾虑的,就把自己在镇区内购买的三套房子出让给别人,筹集资金500余万元,轰轰烈烈的投入到建厂之中。经过近半年的辛勤操劳,一座现代化的孵化厂落成投产,解决了当地群众购鸭苗的大难题,老百姓再也不用因购不上鸭苗而发愁了。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养鸭事业,2010年他又大胆创新,注册100万元资金,成立了吴城镇养鸭专业合作社,现拥有会员260余人,发展养鸭大户380余户。年饲养量突破200万只。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发放种苗、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销售,解决了养殖户后顾之忧,最大化的提高了鸭农们经济效益。2012年,他又创新思路,扩大经营,实行产品深加工,新建一座腌制咸鸭蛋加工厂,为创立自己的品牌他向国家工商局注册桃花河牌无铅松花蛋、红心咸鸭蛋商标,并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称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郑州、武汉等地,仅此项就新增加经济收入1000万元以上,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而且还带动了周边大河镇、朱庄镇、固县镇、月河镇等地群众的养鸭发展。让群众共同走上了致富道路。
  
  (作者:彭双喜 尹清永 供稿单位:桐柏县人大常委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