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从北京“第六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传来喜讯:泗阳县被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委员会评定为“200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这是泗阳县继“浙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之后荣获的又一全国性大奖。在群雄逐鹿的大背景下,泗阳县何以能够问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又是靠什么在短短的两年内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三级跳”?
“3 4”产业隆起新兴制造业基地
工业是区域竞争力的第一体现。谈到科学发展工业经济,泗阳县委书记赵深高兴地说,近年来,泗阳县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振兴和宿迁突破”的政策机遇,强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按照“全省一流、苏北领先”的目标定位,从2004年开始,举全县之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的泗阳经济开发区,并将其作为城市副中心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同时,加快推进木业园区、吴江(泗阳)工业园、苏州高新区(泗阳)临港工业园、电器照明产业园、高薪技术产业园和乡镇特色工业集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体两翼、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目前,开发区建成工业区面积15.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97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84个,就业人数超过7万人。
一个大项目可以改变一个产业,可以调整一个区域经济结构,甚至决定一个区域的实力层次和发展思路。因此,泗阳县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作为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又一关键举措,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照明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集群集聚和规模扩张战略。目前,全县含在建的轻纺规模超过140万纱锭、成衣4000万件套、鞋帽5000万双(只),木业加工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节能灯产能突破5亿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泗阳县还紧紧抓住产业重组的良好机遇,相继出台了扶持机械制造业、lT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引进和培育电子科技、机械制造、造纸包装、新能源等4大新兴产业,积极实施汽摩配产业园、机电产业园,成功引进了万旭电子、泗达电子、晶鼎科技太阳能光伏、明宇风能电机、旺达纸业等一批新兴项目,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使泗阳工业呈现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联袂并进的良好势头。
“三大理念”增强投资软实力
“招商引资从企业投产才真正开始”、“为企业服务也是为百姓服务”、“招工就是招商”等泗阳独创且行之有效的“三大理念”,如今已经成为泗阳县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李荣锦介绍说,泗阳县积极推进专业招商、领导招商和以商引商,组建了由16个县级领导挂帅的招商团、10个专业招商分局、16个乡镇、47个部门组成的“四支招商队伍”,致力招大引强,将大项目作为第一抓手,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以全年签约项目50个、开工30个、竣工30个亿元以上项目和引进3个15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5333”工程,相继掀起“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会战”、“冬季冲刺”等招商热潮,形成了“全员拼抢大项目、全面聚焦大项目、全力攻坚大项目、全权服务大项目”的生动局面。今年前9个月,在招商引资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泗阳县成功新签约7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亿元以上项目4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8个。
招工,既是招商的延续,也是招商的开始。泗阳县把为企业招工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在建立健全全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的基础上,将每年春节期间定为“企业招工服务月”,通过组织开展专场集中招聘会、县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招聘会”和各乡镇“每月一次集中招聘”等就业系列服务活动,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招聘员工,今年春节期间为开发区46家企业招工6300多人,“十一”黄金周期间又为万旭电子、海欣申和招工近3000人。
在服务招商引资企业上,泗阳县还按照政策引导、行政推动、优化服务的原则,及时出台了《促进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10条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培育工业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驻企人员帮办服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县财政专门出资750万元,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照明电器三大主导产业主要企业各自筹资250万元,设立1500万元的三大行业互助基金。县里还先后组建了三联、同益、立信、阳光惠民等10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不断扩大其基金规模,有效地提高了融资能力和担保能力。
泗阳县致力铸造助企“义务帮办”品牌已赢得众多收获与客商认同,去年6月22日,沙特阿拉伯吉达商会副会长、阿吉兰兄弟公司董事长穆哈默德·阿吉兰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及随同人员和中国企业家代表,穆哈默德·阿吉兰在介绍阿吉兰兄弟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成功经验时说道:“我们投资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有12个厂,泗阳是个发展的地区,政府的帮办支持让我们公司觉得在泗阳投资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
“四城同创”彰显城市特色品位
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是泗阳县展示靓丽、宜居、优美形象的又一张“名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泗阳县城定位为4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的“滨水城市、运河新城”,制定并大力实施了以工、以贸、以文、以水“四大兴城”计划和城东工贸新城、城北文化新城、城西泗水古城、城南生态名城“四城联动”开发战略;同时,致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先后聘请国际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目前,以总规、控详规和各类功能性分规为主题的城市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彰显城市的特色和品位,关键是要提升城市的内涵。泗阳县委、县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启动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双拥模范县“四城同创”工作,充分利用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这一独特资源,大力实施“水绿泗阳”环境整治,重点抓好大运河、泗水风光带建设,着力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功能配套最能体现城市的建设理念。泗阳县把功能配套作为建设精品城市的主要内容,重点实施了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专业市场、商贸特色街和百幢高层推进工程,相继建成了中国杨树博物馆、泗阳大剧院、城市展览馆、行政服务中心、生态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金三角国际家居广场、丰泰环球机电城、江淮农副产品市场研发交易中心等专业市场先后投入运营,运河四桥和一桥、李口高速互通连接线、体育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市功能得到不断完善。
“泗阳坚持科学发展,开创了发展速度最快、城市变化最大、发展环境最优、生态环境最好的新局面,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在苏北领先,47.8%的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原地区之首,连续五年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县’,今年又跻身‘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行列,可以说,泗阳投资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赵深高兴地总结道。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