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喝水用水、孩子的优质教育、重大疾病的专项救助……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近年来,双流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民生为重,着力构建了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体系、均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平安保障服务体系,让城乡群众共享“百强县”的发展成果。
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双流县三星镇杨梅基地,喷出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出动人的色彩,映衬着老板郑迈开心的笑容。
今年,这个基地里的杨梅喜获丰收,每亩利润均达到2万元。“龙泉山脉每年的降雨量不超过1000毫米,过去因为干旱缺水,杨梅树的成活率在20%左右。多亏使用了喷灌,现在的成活率已经高达85%~90%。”老郑说。
在果树增收的同时,成本还在减少。郑迈算过一笔账:使用喷灌前,仅打水用的水管就有一万余米,安排两个工人专门浇灌,1000亩的果园需要20天甚至一个月时间才浇得完;如今,只需打开龙头定时喷洒就可以了,“既保证了果树生长的正常用水,又避免了用水浪费,仅水费支出一项就节约明显。”
而在黄甲镇一里坡村,U形渠、微水池的建设还不仅仅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问题。村支书罗元诚说,随着当地2800米U形渠、10口微水池的建成完工,困扰全村数十年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过去,一下大雨,大量的泥沙都要顺着斜坡流到山下的坝田里。“山下的老百姓叫苦连天,山上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受到影响。现在,有了沉沙池和微水池的逐层沉淀,不但缓解了生产用水难题,还保持了水土。”
饮水用水问题的解决是双流县今年实施九大民生工程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双流县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今年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243公里,解决40个村(社区)和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1年,全县农村都将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5万家庭困难学生走进学堂
记者了解到,2007年秋季,在全国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双流县免除了全县中小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信息技术费,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今年9月,双流县又开始在丘区免除高中学生的学费以及住校生的住校费,明年将在平坝地区推开。到2011年,双流县将在全县实现高中义务教育。
同时,双流县还实施了城乡学校布局优化、城乡教育人才科学配置、优质教育集团化发展、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惠民“六大工程”和城市名校整合农村学校一体化行动计划,建立城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2011年,实现全县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城区达到100%、农村达到85%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优质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实施帮困助学工程,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走进了学堂,确保了无一名双流籍学子因贫失学。
人人受益公共财政全民化
双流县还积极探索统筹县乡财政,推进公共财政全民化。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和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适当增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项目比例,将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单独预算,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并向农村倾斜,让公共财政覆盖城乡。实施了县级财政投入村社道路改造、土坯房改造、农村通气通水,改建敬老院、卫生院、学校,开通城乡公交“一元通”、建立百岁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等,让全县每个城乡居民都能从财政资金中受益。(记者 李祥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