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点城镇竞争力年会组委会领导深入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调研和考察
本网南宁11月19日讯 记者钟德勇、陈艳萍、罗开营报道:11月19日下午,中国重点城镇竞争力年会广西组委会欧建雍主任应邀深入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进行全面调研和考察。
潘凌燕科长(右四)介绍园区规划情况
在开发区领导施向东副主任、潘凌燕科长以及分管农业、工业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首先听取了潘凌燕科长对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情况介绍。
园区总体规划图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建立于1990年的南宁华侨投资区和建立于2004年的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现有归侨侨眷7000人。园区为省级重点开发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 规划建设三大产业区,即80平方公里的综合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20平方公里的观光旅游度假区。
施向东副主任(右二)介绍开发区优势
在谈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自身优势时,施向东副主任介绍了东盟经济开发区拥有的五大优势:一是园区的规模和配套设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园区属南宁市直管,拥有独立的财政系统、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齐全。目前园区路网、管网、水、电、排水排污的建设完备区域达近30平方公里,具备了承接大规模工业项目(群)的能力; 二是区位和交通优势。开发区地处中国—东盟“10+1”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9+2”经济圈的结合部,位于南宁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园区距南宁火车站38公里,距吴圩国际机场50公里,距广西最大海港防城港约180公里,距离北海港117公里,距离钦州港140公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通达火车站、机场、港口。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将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未来5年,将建设南(宁)广(州)高速铁路、南(宁)昆(明)铁路复线、南(宁)柳(州)客运专线以及南宁至广西沿海港口铁路双线工程,通往周边省市和越南的高标准、大能力铁路通道基本建成。园区依托这一交通网络,物流十分便捷;三是政策优势。园区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对侨特殊政策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四是人文环境优势。开发区具有浓厚的侨文化底蕴,园区先后安置归侨1.2万人,在境外定居4000人,与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的亲缘关心和往来,许多东南亚侨胞纷纷前来投资,相继有台湾脉石集团这样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驻园区。2005年10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把园区列为重点联系单位,未来园区将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城。开发区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候21.6℃,三万亩森林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3%;五是土地资源和投资成本优势。园区土地资源丰富,全属国有土地,征地开放迅速快捷,成本低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作为经济发展中地区,生产要素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相对较低,项目的前期建设和总体运营的投资成本较全国其他城市为低。
欧建雍主任(右四)在研讨会上
欧建雍主任在听取了开发区的情况介绍后提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园区)已成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发挥领头羊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许多高瞻远瞩的国内投资者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广西,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论坛在南宁永久落户,开发区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园区)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引导产业、资金、人才、信息流向广西,推动广西经济腾飞。
欧建雍主任还就本次调研的专题“2009年中国重点城镇竞争年会”,拟推南宁-东盟经济开放区参与“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示范开发区(园区) ”的评选工作与开发区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中国重点城镇竞争力年会广西组委会杨正存副主任陪同调研。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