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硬 平台实 服务优
安徽天长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到位资金61亿,占市里下达任务的111%,总量居全市第一
安徽天长市克服今年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围绕 “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目标,坚持把招商引资当作“一把手工程”,优化环境,夯实平台,完善政策,大力实施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以及专题招商,使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11月,全市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46个,实际到位资金61.1亿元,分别占滁州市下达全年55亿元任务的111%,占天长全年确保60亿元目标的102%, 总量位居滁州市第一。
集中时间开展攻坚活动
今年以来,该市先后开展了“春季攻势”和“百日攻坚”两个招商百日行动。各地、各部门雷厉风行,抢百天时间、投百倍精力、抓百日攻坚,全市上下通力合作,先后组织了近百支招商小分队分赴沿海发达地区,广泛调动各方面的人脉资源,积极摸排线索,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高潮。仅“春季攻势”全市就新引进项目34个,新开工项目66个,竣工投产项目11个。新引进项目中,签约项目总投资额7.784亿元,开工项目总投资额15.63亿元,竣工项目总投资额1.18亿元。
选拔人才成立招商分局
今年年初,天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了24名优秀年轻干部,经过统一集中培训后,充实到招商一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立12个招商分局,开展驻点招商工作。截止目前,12个招商分局共引进项目8个,协议投资总额12.3亿元;拟签约项目3个;摸排重大项目线索35条。正大药业、海螺水泥、仓储物流等重大项目正在洽谈。
依托企业聘请招商顾问
天长市从天长招商的实际出发,年初在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中选聘20位企业家作为市政府招商顾问,对该市九大支柱产业、特色农业、服务业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目前各位招商顾问在宣传天长、项目对接、进言献策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如天康集团引进的总投资3.06亿的风力发电、动力锂电池生产项目和总投资5000万元的高温高压仪表阀门项目、天马泵阀集团引进的总投资3.68亿的特种铸钢项目都是招商顾问发挥作用的结果。
拓宽渠道共享资源招大引强
天长市通过机制和方式的创新,大密度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以落实滁州市开展的招商引资“三百”攻坚行动。在第二届农歌会经贸活动中,该市共签约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14.36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6.31亿元。同时,他们还积极谋划,主动出击,做好省里组织的“央企对接会”和“皖粤中小企业对接会”的相关工作。市主要领导多次赴京入粤,上门拜访企业,与央企负责人及民营企业家深入交流、推介天长,共谋发展。“央企对接会”天长共编制11个央企对接项目,总投资约212.5亿元,目前已签约项目3个;“皖粤企业对接会”上共达成意向性协议4个,正式签约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近3亿元。
优化平台提高项目承载能力
天长市按照“功能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增长集约”的要求,积极加快园区建设。同时,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将秦栏开发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大通、杨村工业集中区确定为省农民工创业园。目前省级天长经济开发区、省级秦栏经济开发区、汊涧华龙食品工业园、铜城天大机械制造工业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金集、永丰、杨村、大通农民工创业园,基础设施渐趋完备;天长街道、仁和、张铺、工业集中区正在提升园区形象。目前,该市的“两区多园”正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服务完善帮办联系制度
天长市市对重点项目及线索实行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制度,市领导每人负责跟踪一个或几个在建或在谈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里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相关部门调度会、招商分局工作汇报会,切实解决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纸上项目多,引进项目少;引进项目多,建设项目少;建设项目多,投产项目少”的问题。对有可能、有意向的项目,盯住不放,主动上门商洽,想方设法争取谈成签约。对已经签约的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努力做到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如深圳安鸿实业有限公司投资一亿元的数码卫星接收设备项目,市主要领导在一个月内连续上门拜访两次,并为该项目召开了多次协调沟通会,使该企业负责人在最短的时间决定落户天长。(曹文香 李炳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