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商贸合作
牡丹江加快推进农技创新 建绿色食品之都
时间:2010-03-09 16:58:25来源:作者:刘玛奇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倪伟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牡丹江市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8元,同比增长18.4%,高出全省平均收入2551元,连续七年位居黑龙江省第一。其中绿色食品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5%。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比例最高的地市。

  为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牡丹江制定实施了《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规划》,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初步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牡丹江市围绕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引进和培育了红星、皓月、雨润、鑫鹏、响水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户,有15、5万农户参与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9年底,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317万亩,占耕种总面积的43.1%,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533个、企业99户;建成了7个国家级大型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1个国家级10万头绿色肉牛养殖基地;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居全省首位;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18、3亿袋,占全省的50%;地产农产品出口18万吨,占全省的44%。在全省叫响了生态、绿色和有机品牌。

  中国(牡丹江)黑木耳节、中国“牛博会”等展会扩大了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的知名度。双合中俄果菜交易市场、绥阳黑木耳大市场、宁安源丰对俄果蔬国际物流园等大型专业市场、物流群体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牡丹江市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已经进入区域统筹、产业转型、三产联动、优化升级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打破区划、产业、行业界限,培育龙头、建强基地,走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有效组合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要素,把绿色有机食品这块“蛋糕”做大做强,使绿色有机食品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牡丹江市计划利用六年时间实现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总量和销售收入翻两番。今年,全市新增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30万亩;新建和完善养殖小区50个,养殖大场320个,培育养殖大户3200个;新建乳肉兼用牛改良示范场25个、示范村79个,食用菌种植规模扩大到21亿袋(块);果菜、北药等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总量实现20万吨,销售收入16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元;到2015年,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总量实现70万吨,销售收入60亿元,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拉动农民增收1400元以上,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把牡丹江建设成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中心、研发中心、集散中心和展销中心。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