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流转土地“转”出金果果
福绵管理区7.75万亩土地流转,户均增收过千元
2009年,福绵管理区除了新企业频频登场,土地流转、特色养殖也成为新亮点,农民的腰包从中越发鼓起来。
流转的土地长金果
福绵管理区在广西第一个成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统计显示,2009年该区2.8万多农户的7.75万亩土地实施了流转,占耕地面积的31%,位居全区第一位。其中1000亩以上的流转示范点6个,100亩以上的流转示范点153个。而据统计,土地流转户仅此户均增收达1100元,同时,增加14580个就业岗位,农民从中年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
土地流转,让零星的土地实现连片种植成为可能。该管区由此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进优质稻、香蕉、果蔗等优势种植业扩大连片种植面积,促进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格局的形成。据悉,今年福绵计划实施土地流转11.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以上,每个镇将新增一个1000亩以上的示范点。
特色养殖撑起增收一片天
沙田镇和石和镇的龟鳖、成均镇成均村的小龙虾、福绵镇的兔子和胡子鲶……走进福绵管理区,你都能看到各镇各有各的养殖,各显各的特色。
位于福绵管理区沙田镇大江村大会坡的玉林绿宝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仅有60多水产品养殖户,但养殖的水产品却包括了中华鳖、黄沙鳖、美国山瑞、鳄龟等名贵产品,可年产商品鳖5万公斤、种苗12万只,产值可达千万元之巨。
福绵管理区以特色养殖支撑起了农民增收的一片天。该管区将福昌猪、茴香鸡、巨东蛋、实验猴、黄沙鳖、小龙虾、胡子鲶等高效特色养殖作为扶持发展的重点,并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胡子鲶繁育基地和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让各镇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更显出各自的“特色”。
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黄沙鳖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管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了218个,带动农户23931户。
2009年,福绵管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9元,同比增12.8%。 (黎保宁)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