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出台《山西省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以奖代补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到2015年,全省1/5的村镇将达到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标准
村里整洁村外脏乱
“农村环境的集中整治不能再等了。”3月1日,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四龙告诉记者。
刘四龙说,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偏重城市和工业污染治理,对农村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农村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去年秋天,记者在大同市十里河沿岸采访时看到,河道内垃圾遍地,水草疯长,沿河两岸设有多处生活及生产废水排口,不经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排河道,散发出阵阵恶臭,污染着河水水质。尤其是该市南郊区寺儿村、沙岭村等地,到处都有垃圾堆和污水流,居民往小区的院墙外随意扔生活垃圾,有的竟超过了墙体高度。村外一堆堆垃圾造成环境脏、乱、差,与村内街道整洁、绿色宜人情景形成强烈反差。
交城县杜家村小高炉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该村,众多农家小院“一院多用”,院门外挂着企业名称的牌子随处可见,熔化炉、简易塔吊、加工车间和待加工的废铁成为农家小院的“主角”。村里人告诉记者,生产旺季来临时,白天黑夜都有机器的轰鸣声和轧压废铁的刺耳噪音,吵得人睡不安稳。
在静乐县城周围,沿河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河道内,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东碾河,对下游水质造成污染。盂县石圪泽村是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但在该村旁边,亨达耐火材料厂回转窑无配套除尘设施,倒烟窑为落后生产设施,厂区一片狼藉。更为严重的是,该企业无任何环保手续,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一直违法生产。2004年以来当地环保部门曾3次限令拆除倒烟窑,但拆了又建,一直未能彻底取缔。
在太原市,北张退水渠等多处排洪沟本为防洪排水通道,但目前大多都已成为排放生活污水的臭水沟,恶气扑鼻,严重影响着周边村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据了解,像这样的排洪沟太原多达13条,均未能收入管网进行有效处理,部分污水直排汾河,严重影响汾河中游水质。
以奖促治以奖代补
针对山西省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山西省近日正式启动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设立农村环境保护资金,以此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鼓励建设环境优美的乡镇和生态村。
省环保厅生态处副处长李光毅告诉记者,此次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程由省环保厅、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共同牵头,借助以奖促治政策,重点支持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与改善农村环境相关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奖代补政策将重点支持农村生态创建示范成果巩固、污染防治工程等工作。
李光毅说,以奖促治、以奖代补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申报和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环保、财政部门负责组织申报和监督管理。省环保厅、省财政厅每年上半年根据山西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情况和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原则及重点,联合发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农村生态示范建设项目申报通知,规定申报具体事宜。
据了解,按此计划,山西省将用7年时间集中解决全省农村环境问题,到2015年,全省1/5的村镇将达到国家级或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标准。
力度加大步伐加快
“山西省目前已有127个环境优美乡镇,393个生态文明村。”李光毅告诉记者,“山西省评选环境优美乡镇从2003年开始起步,2004年1月首次确定汾阳市杏花村镇、盂县孙家庄镇等8个乡镇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005年为6个,2006年9个,2007年22个,2008年28个,2009年为54个乡镇。此外,山西省还从2006年开始创建生态文明村,2007年首批101个村被评选为省级生态文明村,2008年为132个村,2009年又有160个村入选省级生态文明村。”
在全力做好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评选活动的基础上,山西省积极推荐环境优美的乡镇和村庄向“国家队”迈进。2006年,侯马市新田乡第一个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007年,太原市晋祠镇、晋城市巴公镇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008年,长治县永丰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
刘四龙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不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就会妨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没有保障,反过来也会影响城市的环境安全。换句话说,就是城市污染农村的水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饭和菜,农村环境上不去,也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
刘四龙告诉记者,已被评选为优秀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在农村环保工作方面为全省提供了经验,但要彻底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以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稳步推进生态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探索治理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农业资源优化利用、农药化肥合理使用、农村废弃物有效利用,进而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
本报记者张隽波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