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商贸合作
波斯登:登上世界市场前台 梦想世界并非幻想
时间:2011-07-06 16:16:43来源:中国三农资讯网作者:雯雯

  2005年;波司登;实现出口近2亿美元,;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中国品牌服装登上世界服装市场的前台,并不是梦想。;采访结束时,高德康对记者肯定地说。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白手起家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1976年,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24岁的高德康发起成立了一个小小缝纫组,这个袖珍型的企业,就是今日拥有几十亿元资产的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创业伊始,情况如下: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员工:11人;设备:8台新旧脚踏式缝纫机;地点:租用当地江学成老中医祖居几间房子;流动资金:缝纫组员工的零用钱;业务:缝纫修补、来料加工。在此基础上,1980年正式成立了山泾村服装厂。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代工起步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依靠良好的加工质量,山泾村服装厂渐渐地吸引了一些客户,人员发展到了30多人,还添置了不少设备,厂房搬到了生产队的二楼,高德康又到上海一些服装企业联系来料加工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该厂合作的上海公司渐渐多了起来。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有了来自上海的订单,山泾村服装厂慢慢走上正轨,但产品和原料的运输却成了问题。常熟到上海70多公里,那时企业连个摩托车都没有,只能依靠自行车来回运送。在宁沪公路上,高德康骑着自行车驮着一百多斤的货物,风里来,雨里去,经严寒,历酷暑。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过一番努力,山泾村服装厂还和上海一些知名服装企业渐渐建立了代工关系。1982年,高德康争取到了上海一品牌服装的代工订单,第二年,企业更名为常熟白茆羽绒服厂,开始有了一些积累。1986年,他们投入30万元建起了新厂房,并购买了小汽车,解决了扩大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依靠严格的企业管理,他们厂的产品质量、产量都超过了联营厂。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旁枝竟然超过了主干!;这引起了上海总厂的警惕,于是总厂在不声不响中,中断了与常熟白茆羽绒服装厂的业务联系。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借牌生产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合作伙伴的离去没有压倒这个问世不久的小企业。失去业务的第二天,高德康就来到上海一家羽绒服装厂,向该厂的领导表明了合作的意向,提出的要求是;;;;贴牌生产;。通俗地讲就是借用人家的品牌,并按他们提供的样子进行生产,至于产量多少,如何销售,人家一概不过问,而高德康为使用这块;上海产品;牌子,付出的代价是每年25万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谈起这段合作的经历,高德康对记者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上各种需求刚刚释放,羽绒服风靡一时,即使是在大城市,人们也要凭票走后门才能买到一件。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