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直通车亮相武汉农博会
来源:三农天地
2011年11月,武汉农博会将再次闪耀武汉!武汉农博,八年磨剑,从汉口江滩移师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后,一次比一次更具规模、档次和影响。尤其是09年一跃成为国字号后,农博的力量,农博的声势更加锐不可当。
历数农博风云入眼
资料显示,2004年首届农博会有1000家企业参展,观众15万人次,现场签约项目23个,签约总额7.2亿元;到2010年第七届农博会,2500家企业参展,150万人次参观,13000多种产品齐秀农博,签约金额达92亿多元,数字呈几何倍数增长。
从几个省市、近千家企业的展会,到今天声势浩大、农业人、农产品的大博弈,折射的是农业人心境的大提升,更是省市领导的商业思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充分体现。当首届农博会在汉口江滩拉开帷幕时,那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收获到了全国各地迅速攀升的订单,赚得钵满盆满,以至于有企业说,以后的农博会,我每届都要来参加!从简装到特装,从几平米的面积到几十平米、上百平米。经营观念、企业文化有了大的突破。观念的碰撞、产品的比较、企业文化的展示,激发了农博的活力与生机。
汉口精武鸭脖第一届参加农博时,有人说他们是端着筲箕进农博会的,想不到在会上的生意异常火爆,所备产品抢售一空。如今的精武鸭脖已成了农博会的“老大”,装修和展位面积在展会上首屈一指,成为展会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精武鸭脖也早已盛名远扬。掌门人涂国华说:“精武一年只参加两个展会,农博会是非参加不可的”。他们不光打造精品、名品,更是恢弘的企业文化。精武、飘飘、小蜜蜂、如意、广地、兰氏等一个个从农博起步的企业如群星璀璨。
农博会,是产品与农博活动的大比拼。于是有市民说逛农博真过瘾,有吃、有玩、有看。喝啤酒比赛、啃鸭脖子比赛、喝牛奶比赛、菜篮子研讨会等各种竞技活动,让参展商开了眼,让市民过了瘾。难怪有市民云:“走进农博会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今年农博再添新军
几个月前,武汉市农产品绿色通道办公室受命组织生产、销售、运输鲜活农产品的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的展览。这是农产品物流企业首次在农博会上的整体亮相,既要严阵以待接受各界的检阅,又要通过他们的企业文化展示来演绎绿色通道的内涵,无疑,他们将会成为八届农博会最大的亮点。
江城流动的风景线
在繁华的超市、商店和纷纷攘攘的菜市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匆忙的脚步会在此驻留片刻,但在挑挑拣拣买到自己想买的产品后,有人想到过那些穿行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运送车辆吗?正是因为它们的畅通、快捷,才满足了市民们绿色农产品消费的需求!自古民以食为天,人们可以不去关心高深的房市、股市,但却无法忽视每日的柴米油盐。它关乎到老百姓的生命,于是,就有了这群特定的人,因为他们持有绿色通道通行证,所以,有人称他们是连接市民的绿色生命线,是他们把各种新鲜的产品送往武汉各大超市、商店、农贸市场,为武汉市民生活带来便利。为光明乳业配送牛奶的武汉牧业园公司总经理管唯民对记者说:“我们上班是在深夜和凌晨,要在人们还没起床前,就要把新鲜的牛奶送到他们手中。”
来自于恩施的武汉金长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堂也说过一句很感人的话:“我们恩施有很多好的农副产品,我办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大山的东西运到大城市,让大都市的人也能品尝到大山的美味,感受到大山人的深情。”陈总的公司每天数十辆车往返在武汉和恩施之间,风里雨里从不间断,他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武汉的市场前景如此之大,以目前的实力,却远远不能满足武汉市场所需。如果有人说,这些企业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兼程,不过是为了赚钱,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武汉先见高新养殖有限公司肩负着为汪集集团每年低价提供蛋鸡5万只的重任,总经理张建先说他们公司是亏损的,因为他们受政府之命,要力保汪集鸡汤的品牌,为了政府的号召,为了地方的品牌,他们别无选择。正如海口物流总经理曹香林所说,“现在企业利润薄,公司赚不到钱。但是不能说赚不到钱就把公司给关了,把连接老百姓的生命线给掐断了”。
有人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成功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法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光和胸怀。安林物流总经理汪安林当年下岗时,面对一个只有几辆破车和坍塌的厂房,真是欲哭无泪。短暂的犹豫彷徨后,他毅然接下了这个破厂,投身于物流行业,由几辆车增加到几十辆,上百辆,现在俨然已成为了武汉现代物流行业方面的一面旗帜,他个人也先后被省、市、区授予武汉市自主创业明星、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说到自主创业,武汉兰氏蔬菜有限公司兰桂娥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有人说她是从农博会走出来的名人,农博会让卖菜女登上了明星舞台。说到蔬菜,人们还会联想到如意、新远、蔬满园、环江蔬菜等蔬菜种植和蔬菜配送的企业。
武汉如意集团最先引入国外先进的种植机制,在武汉推出净菜,引导市民绿色消费观念,着力推进了武汉市两型农业建设的发展。武汉新远绿色蔬菜配送服务有限公司打破传统的单项收购,以基地+农户+超市的模式运营生产、销售,他们在东西湖和新洲先后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其中“汉味鲜”食品已声名远扬。
记者在刚接触到武汉蔬满园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新时,觉得他朴实、厚道,一番细谈后,被他创业的志向所震撼了,他说他不满足企业现有的状况,他下一步要把业务拓展到省外去,扩大投资,去河南、山东等蔬菜基地进行收购,减少一些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基地,面对消费者,让消费者受益。环江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洪发在武汉市物流配送业也是一个颇具影响的人物,手里拥有几个子公司,既有蔬菜、水果的配送,也有鲜活水产品的配送;既追求经济效益,也注重车辆运输的管理,数百台车的司机都建有专门的档案,确保车辆配送安全、环保、准时。
这些堪称“武汉市绿色生命线”的传奇人物,他们一方面苦抓内功,扎实创业,一方面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成就他们各自的人生。东湖渔场这几年也是抢抓机遇,大胆探索,不但向渔业纵深发展,引进了观光鱼等附加值高的品种,还向产业化、多样化发展,他们目前已成立了三家子公司,向渔业、物业、游船三个项目拓展。
一夜成名的烘焙业
在今年农博会一、二楼展区,仟吉、皇冠两个知名品牌的糕点企业,也会赫然进入人们的眼帘。
武汉市仟吉食品、武汉隆昌皇冠食品都是从事西式蛋糕、面包、月饼及绿色健康系列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仟吉集团始终秉承现场烘焙,以“呈现给顾客新鲜的、好吃的、健康的、时尚的产品”为企业定位,面向注重生活质量和品位的消费者。仟吉品牌是“湖北省著名商标”、“中国烘焙杰出饼店”。
仟吉作为城市生活中一张亮丽的名片已植根于武汉老百姓的心中,并代表着武汉市的品牌形象进入中部地区。截至2011年6月,武汉市已开设50多家门店,并在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市场有近百家门店。
集团总裁助理龙旭告诉记者,仟吉的成功绝非偶然,是集团管理层和员工用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努力拼搏的精神换来的,罗马不是一天造成,仟吉也并非一夜成名。他列举了仟吉的领导员工如何战胜一个个技术难关,如何度过一个个难眠之夜,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管理方法打造一支坚硬的团队,成就今日仟吉的辉煌。他说仟吉公司开到哪座城市都要力争第一品牌,目前公司已斥巨资在黄陂武湖建有新基地,不久,一座现代化的仟吉生产工业园将拔地而起,公司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进入十个省会城市,成为年营业收入达十亿元的食品加工及连锁销售的现代企业。
武汉隆昌皇冠更是坚持不懈、创新进取,走在烘焙业的前列。公司目前拥有一座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中央工厂、3千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以及遍布在江城的一百多家皇冠蛋糕连锁专卖店。生产程序和厂房都是按照国际化食品生产标准设计,建造并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皇冠蛋糕连锁专卖店以新鲜、健康的食品,温馨、优雅的购物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和赞誉。迄今为止公司已获得了多项荣誉,连续多年被国家权威机构评选为“全国十佳饼店”、“全国优秀饼店”、“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皇冠出品,必属精品”是公司始终坚持不变的宗旨。“永远快乐地再做一次,”是武汉皇冠食品带给我们最好的心态,最丰富的人生价值观。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