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产品
孟村回族自治县特色产品的发展
时间:2009-10-24 15:32:58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孟村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仅有31.2万亩耕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结构调整的逐步完善,出现了以苜蓿业、桑蚕业、速生杨种植、小枣业为主的特色效益型农业,同时涌现出了两个大型农场型生产基地,一是王庄子西班牙香花槐生产基地,一是福田农场集观光旅游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林草间作基地,这些特色农业发展为本县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一、苜蓿业发展现状
  孟村县苜蓿业自二OO一年正式起步至二OO三年秋苜蓿面积已近万亩;其中成方连片千亩以上有2个,面积超过3000亩的乡镇有2个,其种植模式以草枣、草林间作为主,以华升、伊兴等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牛羊业的发展,成为孟村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苜蓿是牛羊的最佳饲料,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大面积发展苜蓿种植。为大力发展牧草业,孟村县出台了多项招商引资政策,去年先后建成红日草业有限公司和黄骅三利草业分公司,两个草业公司今年已正式投入运营。草业公司的成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从2003年苜蓿的销售行情看,每亩苜蓿产量高的产值可达1200元,一般平均每亩产值500多元,比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高出近一倍。
  二、枣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果品生产的滑坡,人们的种植热情逐步转移到小枣生产上来。孟村县委、县政府决定借退耕还林之机,大力发展枣草间作。二OO二年全县枣树面积已达8000亩,二OO三年又发展了4000亩,全县枣树面积已超过12000亩。孟村县枣业在品种结构方面力求新、奇、特,一些市场上罕见的品种在本县落户,并于今明两年挂果,部分枣树也开始形成产量。其中有珍贵的武传枝大枣、无核枣,还有品质优越的胎里红、观赏型龙枣、金丝小枣等。
  三、速生杨发展现状
  近年来,孟村县大力推进绿化造林,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速生杨为主要绿化品种。该县深化林权改革,大力发展订单林业。按照适地适树、林草间作,林带与连片开发相结合,生态功能、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一体化的思路,在福田农场和重点洼地发展经济林,在国道、省道两侧发展屏障林,在开发区和县城出入口发展景观林,该县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成10万亩林草绿色基地,使林地覆盖率达到30%,成为绿树成荫、风景宜人的“绿色孟村”。
  四、王庄子西班牙香花槐生产基地
  香花槐是一种珍贵的绿化树种,二OO一年被国家定为奥运会首选绿化树种之一。西班牙香花槐于二OO二年春在孟村县王庄子村落户,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为1060亩,县农林局苗圃基地育有50多亩,总计面积为1070亩。这些香花槐明年将有部分出圃走进用户。二OO五年以后将陆续走进市场,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福田农场发展现状
  福田农场是孟村县唯一的一处大型综合农场,其占地面积约6000亩,位于孟李公路两侧大浪淀内,它属于盐渍化程度较高的低产田区。九七年由原粮食局部分下岗职工承包开发,至今已投入打井、办电、修路等基础设施费用120多万元。这个农场主要种植苗木和苜蓿,育有400亩杨树苗,100多亩玉米杂交种,苜蓿面积达2500亩,速生杨、紫穗槐等生态效益林1500亩,还有部分杏、梨等优良果树品种,目前,苜蓿已形成效益,今年创造了约50万元的产值。该农场已被县委政府列为重点开发区,制定了向观光旅游方向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三年后,福田农场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观光旅游休闲好去处。
  六、桑蚕业发展现状
  孟村县从九七年发展种桑养蚕,几年来经过典型示范、推广普及,该产业越来越显出其发展优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发展桑园面积达2000亩。龙头企业——蚕桑服务中心已投资130多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大型仓库一个,20多平米的烘干室一个,催青室及办公室8间200平米,安装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推进式热风烘干炉及30千瓦电力配套设施,年加工能力达300吨。二OO三年生产优质干茧18吨,产值约150万元,利润10万元,龙头企业资产总值已达230万元,桑蚕产业化生产基本上形成了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孟村县已经建立了全省唯一的桑蚕产业化生产模式,从人员组织、厂房设备到服务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一条龙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刘石桥、张留舍等示范点已经成功,蚕农亩收入已超千元,从村民到村干部认识上有了根本转变,其积极性非常高涨;该县已经培养了一支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队伍,典型村也培训了一批明白人,具备了生产出口干鲜茧产品的技术能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