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产品
“一村(县)一品”的成功典范----宁国山核桃
时间:2009-10-29 13:28:1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李永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全市辖1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9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
山核桃主要分布在天目山山脉,是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被誉为“干果之王”。山核桃全身是宝。其果仁含油率69.4-74%,含蛋白质18.3%。果仁香脆可口,具有防治冠心病、润肺滋喉、益胃、乌发等功效。
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我市始终坚持“一村(县)一品”块状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按照错位竞争的需要,加大山核桃产业化开发力度,扩大基地规模,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水平,拓展市场空间,山核桃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山核桃面积29万亩,最高产量为6000吨,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40%,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宁国山核桃”作为徽派特产精品、天然绿色食品和“一村(县)一品”成功典范,将代表安徽参加十月在北京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一村一品”馆展示活动。
山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一村(县)一品”农业块状经济格局形成,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山核桃加工率达到9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初步形成休闲、保健、旅游三大系列产品,相继开发出椒盐、奶油、多味山核桃以及山核桃仁、山核桃油等系列产品。全市山核桃产业总产值达到3亿多元,农民人均来自山核桃产业的年收入达1000元。被誉为“中国山核桃第一村”的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毗邻浙江省临安市,总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487人,全村现有山核桃成林面积39000亩,平均年产量达1100吨,约占全市山核桃年总产量的1/5,村民每年从山核桃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2004年人均收入为22066元,2005年人均收入达22605元,是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5.6倍。
在发展“一村(县)一品”、推进山核桃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多策并举,壮大龙头企业
我们始终扭住龙头企业建设这个关键,多管齐下,重点突破,培育壮大山核桃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一方面积极争取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资金的支持。两年来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同时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00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有力地支持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选择规模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向农行、农发行和信用联社推介,推进银企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几年来,金融机构共向龙头企业注入资金1.2亿元。
目前全市建有山核桃加工营销企业2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主要品牌有詹氏、山里仁、林佳等,其中以詹氏公司生产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食品生产重点龙头企业。
宁国市詹氏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集农业生态基地建设、林业综合开发、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和“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4000余万元,年加工各类农产品总量达1800余吨,其中山核桃年产销量达1000余吨,居安徽省首位。公司生产厂区占地面积33000余平方米,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一支年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现有员工102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8%,中级技术职称人员5名,林业、食品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11名。2004年7月,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博发展”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优化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同时,积极与江南大学、安徽农大等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相继开发出山核桃(仁)系列、山核桃精油系列、山核桃保健软胶囊系列、笋制品系列、山珍野菜系列、食用菌系列、绿茶系列等七大类50余种产品,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无锡、合肥、芜湖、杭州、厦门、深圳等大中城市。
二、发挥资源特色,加快基地建设
一是鼓励农民投资建基地。两年来,南极、万家、甲路、胡乐等乡镇农民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山核桃基地5万多亩。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和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我们引导他们反哺建设稳固的生产基地。詹氏公司已培育山核桃基地7000亩,莹辉公司开发山核桃基地3000亩。每新发展一亩山核桃基地市财政奖励30元。
三、实施品牌战略,拓展营销市场
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强化市场观念,加大山核桃市场营销开发力度。一是重视质量安全。推行山核桃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源头管理,加强检验监测,宁国山核桃被列入国家I类标准化示范区。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大力扶持詹氏、山里仁、林佳等重点加工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争创名牌农产品。“宁国山核桃”通过原产地保护认证,“詹氏”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10家企业获绿色食品认证,3家产品跻身安徽名牌农产品行列。三是大力开拓市场。坚持将苏浙沪京作为核心市场来开拓,把握需求变化,调整经营方向,拓宽销售渠道。发挥政府媒介作用,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农交会和广交会,积极举办“山核桃文化节”活动,加强产销对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连锁、配送,设立直销点、专卖店,积极开展网络商城交易,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产品畅销国内外许多地区,尤其是苏浙沪大中城市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不仅打入了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连锁超市,而且挤进了航空食品行列,部分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欧美。
四、转换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强化“服务是为政之本,环境是第一资源”意识,积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搭建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平台。一是注重规划引导。坚持将山核桃产业化经营作为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编制了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山核桃协会,建立了一套工作班子,制定一套扶持政策,落实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形成灵活务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从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连续制定了七个1号文件,不断完善产业化政策体系,重点从税费和奖励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予以扶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地级龙头企业,市财政分别奖励20万元、5万元、1万元;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分别奖励4万元、2万元;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优质农产品企业奖励10万元。三是改善发展环境。建立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办事制度,对龙头企业项目开办、审查、批准实行全程一站式服务。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竞相发展。实行领导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制度,市几大班子领导与企业家交朋友,做到情感上沟通、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发展业绩,形成关心、激励、保护的良好氛围。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