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云花卉苗木 灌云县从2007年开始发展花卉苗木,主要集中在南岗、东王集、伊山、下车等乡镇,现有苗木基地面积1.2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雪松、女贞、紫薇等,计划到2008年底形成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使之成为该县高效农业的又一特色。2、灌云西红柿 灌云县西红柿种植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具体有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氧化镁大棚等形式,具有品种新、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1.3万亩,计划扩展到5万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3、灌云苔蒜 目前灌云县苔蒜面积1万亩,主要集中在杨集、沂北等乡镇,产品以出口为主,计划以现有基地为基础,向周边乡镇辐射,形成2万亩苔蒜出口基地。4、灌云辣椒 灌云县现有辣椒种植面积1.5万亩,以侍庄乡沈庄村万亩辣椒基地和设施栽培为主,年产值近亿元,下一步计划沿沂河沿线发展辣椒基地2万亩。5、灌云肉鸡 连云港东米食品有限公司是以肉鸡饲养、加工、生产和销售冻鸡为主的外向型食品出口企业,拥有标准化示范养鸡场20个,养殖户400户,养殖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日宰杀3万只肉鸡的不锈钢生产线一条,配套有1600吨的冷藏库一座,年饲养肉鸡500万只,宰杀加工400万只,生产销售冻鸡产品6000余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产品主要有鸡腿、鸡翅、鸡胸肉等五十多个品种和规格,该产品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色泽精美、品种齐全、质优价廉等特点,产品畅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和80多个县区。6、东海花生 东海县是江苏省最大的花生主产区,全国首批商品油料生产基地示范县。常年花生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80kg/亩,总产在7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江苏省首位。品种主要有三种专用类型:一是油用型品种,主要有鲁花9号、花育16号,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45%左右。二是出口型品种,主要有鲁花11号、丰花1号、海花1号等,占全县花生面积的40%左右。三是食用型品种,主要有青花1号、鲁资101、白沙1016、粤油551等,占全县花生总面积的15%左右。主要产品有烘烤花生、油炸花生、脱皮花生、花生酱、花生碎米、花生油等。7、东海山芋 东海县常年山芋种植规模在10万亩左右。带动了该县中西部发展淀粉加工私营企业1000多家,经过加工增值后,山芋种植效益达到每亩2000元以上,每年为种植区农民增加收入3000万元以上。其中金五粉丝、奔牛粉丝畅销南京、苏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金五粉丝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奔牛粉丝评为第三届上海农交会名牌产品。预计到2012年全县加工山芋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万亩,产量将达5万吨(其中70%用于加工),产值超2亿元。8、东海设施草莓 东海县草莓种植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全县设施草莓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草莓7万吨,产值达2.8亿元,其中30%用于加工,加工产值0.63亿元。形成了以黄川镇、石榴镇、石梁河镇、石湖乡等乡镇为主要基地,以明宝、美国六号、蜜保、全明星等为主栽品种,以“黄川”牌绿色食品标准认证为主要品牌,以越秀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果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生产,产品远销到山东、北京、上海、安徽、徐州等大中城市,加工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欧美等地。9、东海肉牛 东海县是传统肉牛养殖大县,多年来该县肉牛饲养和出栏量一直高居全省首位。2007年肉牛饲养量22.34万头,其中出栏7.73万头,实现牛肉产量1.45万吨,肉牛产值达6.5亿元。目前,全县共有养牛万头以上乡(镇)8个,千头以上村15个,百头以上规模牛场或养殖小区20个。拥有日上市量超过800头的大牲畜交易市场4个,已形成苏北鲁南地区较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场群,全县专业从事肉牛交易的各类经纪人1000多人。10、东海淮猪 黄淮海黑猪(淮猪)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华北型猪种,具有产仔数多、抗病力强、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肉质鲜美等特点。东海县种猪场是江苏省建国初期建设的三个省级重点种猪场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淮猪的保种选育工作。目前种猪场现存栏淮猪母猪500多头,种公猪20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二元母猪1000多头,优质育肥淮猪3000头,其它猪只3000头左右。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淮猪资源,东海种猪场提出了“立足优势、依托科技、加快开发、提升主业”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坚持搞好淮猪保种选育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淮猪肉质好的优点,在保种基础上,开发淮猪肉产品。11、赣榆大樱桃 赣榆县自1989年以来,便先后从烟台果树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地引进了红灯、大紫、那翁、拉宾斯等7个大樱桃品种分别在厉庄、金山等乡镇进行试验栽培。厉庄镇的大樱桃基地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大樱桃基地,面积达万亩规模。1999年厉庄谢湖红灯大樱桃在省优质果品评比中,获“江苏省极早熟优质果品”称号,并获金杯奖。到2012年,以厉庄镇为中心,辐射金山、石桥、塔山等地,全县建成1.5万亩大樱桃生产基地,并建立200亩良种引种及繁育基地,实现年产优质果品2000吨,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12、赣榆茶叶 赣榆县地处江苏省最北端,境内平原、山丘、水面俱备,宜茶丘陵山区面积大,现已有茶园9347亩,产茶220吨。栽培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宜兴种等。目前,全县绝大多数茶场都已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其中厉庄谢湖茶场生产的“凯碧”茶已于2004年获“有机食品”认证;金山也有千亩茶园已获得有机茶认证;班庄夹谷春牌茶叶,2005年3月被绿色食品研究会和中国产品质量认证中心评为“全国绿色健康放心食品”。13、赣榆蚕桑 赣榆是江苏沿海桑蚕发展重点辐射县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蚕茧生产规模只占全省的1.3%;但其具有较完整的生产、销售、加工产业链,特别是加入WTO后,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促进了全县蚕桑的发展,目前全县桑园面积为20000亩,主要分布在海头镇(龙河区)、城头镇、金山镇三重点镇,赣马镇(官河区)、城西镇、班庄镇(班庄区)、门河镇、青口镇(城南区)、墩尚镇、厉庄镇、柘汪镇(马站区)、塔山镇(土城区)等均有分布。全县年发种量30000张,年鲜茧产量1100吨,产值3000万元。全县有6000多户蚕农从事栽桑养蚕,生产区域相对集中,且生产水平较高;全县共有6家茧站,3家桑蚕茧加工企业。14、灌南浅水藕 浅水藕在灌南发展有悠久的历史,藕农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基地位于307省道两侧,交通便利。近年来,随着浅水藕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质高产品种的引进推广,浅水藕的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大幅提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县浅水藕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3万吨。新集乡、百禄镇的浅水藕均已获江苏省无公害产品品牌称号,百禄镇曹吴、新集乡兴庄村浅水藕已获得了有机食品品牌,且通过日本有机食品(JAS)认证和美国有机食品(NOP)认证。15、灌南食用菌 近年来,灌南县已将食用菌产业列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位置,2008年全县发展食用菌达1800万平方尺,年产值达3亿元,主要品种有大中小棚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秀珍菇等。其中金针菇和秀珍菇是工厂化周年生产,日产30吨,年产10900吨,产值可在达1.1亿元,企业生产规模在苏北领先。另外该县林业面积比较大,林套菌的生产也在膨勃发展。规划全县建设专业的食用菌菌种厂,建立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创无公害品牌。2009年年产值达5亿元,2010年年产值达10亿元,2012年年产值达12亿元。16、灌南红辣椒 红辣椒主要用于收获鲜红辣椒,红辣椒应用范围广泛,除食用外,通过深加工,可以提取辣椒碱、辣椒红色素、辣素、制作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国际市场需求量增长很快,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目前全县金塔红辣椒种植面积达5000亩,亩产3000公斤,亩产值达4000元,年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规划至2012年,规划在汤沟镇、李集乡、长茂等地发展红辣椒达50000亩,产量达30万吨,产值4.2亿元。同时扩大加工企业规模,延长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17、新浦茶叶 南云台林场生产的清妙牌云雾茶在新浦区发展有悠久的历史,目前,该场现茶园面积达1200亩,产量100吨,栽培品种主要以安徽储叶为主。茶园主要分布在云台山,在茶叶栽培方面,各地均注重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严格按茶叶无公害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切实实现茶树的无公害栽培。目前,该场特色产品“连云港云雾茶”为中国(南京)国际茶博览会金奖产品;江苏绿茶类三大名茶。“清妙”牌商标为连云港市知名品牌。茶叶加工基地2008年7月申报认证“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18、新浦西红柿 新浦区现有西红柿种植基地0.2万亩,建成日光温室1000栋,年产值2000万元,主要位于浦南镇草舍村,通过引进钢架大棚、新优品种,推广新技术,不断提高种植效益。亩收入10000元左右。规划到2012年该基地将发展反季节日光温室2000余栋,占地5000亩,创产值5000万余元,可带动2000户农民致富。19、海州蘑菇 海州区新坝镇食用菌基地起步于2006年5月, 2007年投资300余万元建成菇房80个、地棚300个,占地约200亩,种植蘑菇约100万平方尺,生产鲜菇约100万公斤,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2008年基地二期工程占地约300亩,新建大规格、高标准菇房130个、地棚500个。年内工程竣工后,基地食用菌种植面积可增到500万平方尺,可生产菌类产品800万公斤,产值达4000万元,消耗废弃秸秆1500万公斤,解决50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