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产品
北井头乡的苹果产业
时间:2013-02-19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作者:方同
北井头乡地处白水县城北2公里处,南依白水县城,北靠雁门山脉,西接白水苹果产业园,东与洛河相望,居于我县咽喉要道,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境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白云、白洛、白宜公路穿境而过,辖13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35户,总人口1.9万人。耕地面积52059亩,果园面积30510亩。
 一、规模优势明显
  
  资源禀赋明显:北井头乡位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属北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相对湿度适宜,年平均降雨量577.9毫米,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98-203天;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昼夜温差较大;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苹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被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白水县苹果优生区之一。
  
  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通村路建设速度较快,1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了区域的道路交通环境。近两年,经过全乡上下的积极努力,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果园防雹网600余亩,新打机井20眼,大大提升了苹果生产抗灾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快了苹果产业的发展,近三年来,通过政府积极引导,高标准新建果园2亩以上,在果业发展上已经具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规模优势明显:近年来,优质商品果的价格一路攀升,刺激了果农对果园的投资,优果率达到70%以上,苹果成熟季节,客商云集,接踵而至,苹果市场前景看好。全乡13个行政村中已被市县列为苹果产业一村一品的有10个,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85%以上。总之,我乡苹果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经济效益较好:截止2007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6345万元,。全乡苹果总面积30510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65%以上,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挂果面积2.6万亩,年总产量约3万吨,苹果产业产值579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全镇有3600多户农民从事苹果的生产经营,占全镇总农户数的80%以上。人均果园面积1.6亩,人均果业收入2200元,增长率为15.6%。全乡10亩以上果园农户1160户,20亩以上420户,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年亩均效益约5000元,最高达8000元以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1.7%,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5%来自苹果产业。
  
  二、生产水平较高
  
  技术推广切实有力:近年来,全乡上下积极发展苹果主导产业,引进和推广了一系列高新实用技术,特别是以“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主的关键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推动了全镇苹果生产水平的提高。全乡已高标准建设苹果四项关键技术示范园8000余亩,年亩均效益6000---8000元以上。截止目前全乡村村都有示范园,主干公路沿线都是示范区。这些示范园,在苹果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广大农民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近年来,全乡还提出了“以畜促果,以果带畜”的发展思路。积极建设生态果园,坚持走“果。畜,沼,草”一体化生态模式,已发展养猪2.5万头,建设沼气池2246口,使全镇乡沼气池入户率达到55%以上,实施果园种草5000余亩,使苹果品质愈来愈佳,深受市场欢迎。
  
  基地建设作用明显:2004年1万亩苹果被认定为无公害基地,同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1.3万亩果园被省绿办认定为绿色基地。同时,为了扩大苹果生产规模,提升苹果生产水平,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果农积极参与,新建果园5000亩,品种以矮化富士、秦阳等品种为主,高标准建设观光园1000亩,生产中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苗木、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指导。极大的提高了果农科学作务水平,为苹果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服务体系健全
  
  技术力量雄厚: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健全,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一是乡政府设有苹果服务站,有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6人。苹果技术服务站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拥有120平方米的培训室一个,培训室设备齐全,提别是今年投资5万元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技术培训扎实:根据苹果生产季节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果农实施科技培训,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同时,全乡技术培训近两年来紧紧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实验站落户白水的优势,紧紧抓住县校联合实施苹果产业科技入户工程的难得机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开展宝塔式科技培训工程,先由乡上统一组织,每村培训1—2名农民技术员,然后由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分片,分组对扩大果农实施培训,据统计,全乡每年举办各种培训40场次以上,培训人数在12000人次以上。其次,每年按照县上的安排轮流派送一名技术干部赴西农进行专业培训,充实技术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全乡共培训农民技术员达4000人,基本实现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
  
  组织化水平较高:以苹果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大发展。全镇目前已发展苹果专业合作社8个,发展会员达2500人。这些合作社在苹果生产中按照技物配套的模式积极组织果农科学生产,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引导极大地提高了果农的组织化程度。
  
  产业体系较为健全:围绕苹果产业的其他组织也得到了发展。全乡农资经营户20余家,苹果营销经纪人达400人,为苹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财政支持力度较大:为了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乡上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新建园补助、防雹网建设补助、示范园建设补助,使得产业进一步升级。
  
  信息化水平较高:2007年、2008年,乡上抓住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协调县农牧局以及各村,在全县率先建立了一批信息服务站,目前全乡已建成信息服务占8个,占70%,李堂堂副省长、李明远副秘书长多次来我乡视察、调研信息化建设工程。
  
  四、产业化程度高
  
  产业化程度较高:随着白水苹果产业化的发展,作为全县苹果生产大乡之一,涉果农头企业的直接参与,产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宏达、长虹、源兴公司已在全镇建立了基地5000亩,且于今年通过国家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认证。二是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昌盛公司建立基地1万亩,同时建设苹果绿色长廊3400亩,成为白水苹果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白水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带动作用明显:苹果产业发展中受白水苹果产业化较高程度的影响,三联等企业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果品基地。这些龙头企业的直接参与,极大地提高了苹果产业化程度。据统计在北井头范围内每年通过龙头企业出口苹果达5000吨以上,“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得到了发展,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
  
  五、发展潜力巨大
  
  品牌优势明显:上世纪九十年代,白水苹果以个大、细脆、香甜、无污染、耐储藏等诸多特点倍受市场欢迎。“白水苹果亿万人民的口福”,唱响了大江南北,享誉国内外。1995年白水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称号,跻身全国水果百强县前列;1996年白水县被国家财政部列为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1997年白水苹果被国家授予“绿色食品”证书,同年,“白水”牌苹果商标申请成功。之后,白水苹果先后获得“中华名果”、陕西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并在各种品评博览会上获奖二十余次,使白水苹果远销东南亚、西欧、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场前景看好:随着白水苹果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的提高,也大大加强了北井头苹果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目前,所产优质苹果已销往广州、深圳、珠海、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也先后多次参加了北京农博会、广交会、杨凌农高会等会议,而且取得了一致认可。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