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贵州 威宁
时间:2009-10-28 09:06:4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11月8日,在省农业厅、毕节地区行署联合举办的威宁马铃薯推介会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推出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产业化经营项目以及马铃薯燃料乙醇、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等项目受到各地客商的高度关注。当天,来自多家企业分别与威宁县政府、农业局及县内马铃薯加工企业签订了马铃薯基地建设、销售和加工协议,总金额达6.28亿元。
  “大量外地资金和技术的进入,威宁马铃薯产业开发即将迎来黄金时期,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升级。”签约仪式后,毕节地区农业局局长黄光江对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满怀信心。
  威宁县为我省马铃薯种植大县,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美称,不仅马铃薯适宜面积大,而且产量相当高。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高寒凉山区、温润半凉山区、低热河谷区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区域,引进繁育多个加工型和菜用型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0%。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140万亩,产量超过了200万吨。
  多次参加国内各种交流会和推介会,威宁马铃薯如今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全县马铃薯产业也开始起步发展,高中低档产品加工开发格局正在形成,家庭式的淀粉、粉丝、薯片、薯条等马铃薯产品初级加工网点遍布城乡,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然而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威宁马铃薯产品深加工依然滞后,尤其是附加值高的全粉及系列产品开发欠缺,全县马铃薯商品率仅为3.5%。眼下,全县马铃薯加工型龙头企业只有一家,每年仅有2万吨精淀粉生产能力,加工转化率仅达全部产量的6%左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健全、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成为威宁马铃薯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延伸的制约。
  “在基本无工业产业带动的情况下,威宁马铃薯年产量已达到200万吨,居全省第一。一旦有工业产业带动,全县马铃薯年产量可突破400万吨,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不仅很有必要,也具备优势。”威宁县区划办主任李怀奎认为,品牌专用化、种薯脱毒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是威宁马铃薯产业实现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有关专家认为,威宁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加工周期8个月以上,发展精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县内先后建成了4个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中小型农户产品市场和收购点遍布各地,市场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为马铃薯产业壮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真正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威宁县已提出了打造3个全省之最的构想:“十一五”期间,将威宁建成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商品薯基地和脱毒种薯基地。到201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逾过200万亩,总产突破400万吨,实现总产值24亿元。其中精深加工量为50万吨,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
  “实行多元投资体系,引进优强资金与企业,将促使马铃薯产业从原来单纯依靠出卖初级产品向强县富民的朝阳产业迈进。”在推介会上,威宁县副县长祝德光如是展望全县马铃薯产业。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