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农广校”的返乡农民办起“绿色银行”
时间:2009-10-28 11:02:26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李自书是荔浦县新坪镇的一个返乡农民,2006年参加县农业技术推广学校毕业后,回家租用不起眼的山坡500多亩大种沙糖桔水果,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银行”,成为该县返乡农民工队伍中的佼佼者。

  特区务工 思想受熏陶

  李自新是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人,2000年,仅有初中文凭的他带着美好的憧憬南下深圳淘金,五彩斑斓的大都市让八面玲珑的他很快就适应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他一边为朋友打工,就一边注重研究市场。

  一次,一位朋友的朋友介绍:自己本没有很高的文凭,全凭自己的胆识、勇往直前和艰苦打拼,成为拥有5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的商人。就是这个偶然的介绍却让他倍感佩服,从此便在内心深处埋下了立志创业的种子。于是永不服输的他,就开始深入调查各种商品市场。当他了解到非常畅销的沙糖桔市场时,经有关专家点拨,根据物候特点,桂林产出的沙糖桔要比广东四会等地成熟期延迟一个月左右,由此出现沙糖桔上市不间断市场。面对这一难得的商机,李自书如获至宝。背起行囊回家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业天地。

  扎根山区办起“绿色银行”

  2006年春回到家乡的李自书,开始奔波于各乡镇群山峻岭间,一处处不起眼的荒坡成了他的“兴趣点”,他先后在茶城、青山、杜莫、龙怀等乡镇相中连片荒坡1000余亩。

  2006年率先在茶城乡茶乡村三六屯租下荒坡地130亩,合同一定就是30年。2006年春雇工、请挖机开山路、辟梯地,分期将130多亩坡地开垦全部种下优良沙糖桔品种。起初,仅凭一点点种果感性认识的他,和其他果农一样采用传统的管护方法,除草、撒施、园果盘,意想不到的是,果树生长偏与这位“新手”搞恶作,荒废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力,树势依然,已投入20万元的李自书欲哭无泪。2007年,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学校开班却给这位勇往直前的青年抓住了一根“救命草”,创业开头的难事从此有了转机。

  “农广校”毕业如虎添翼

  “农广校是我的财神,给我带来福音”。李自书是县农广校较大的受益者之一。130亩的山地果树的不良长势的原因,全部在农广校学习期找到了理想的答案。在学习中得知,坡地有失水性大、易干旱的特点,过度除草易使水肥药快速挥发,适得其反,达不到好的效果。

  于是李自书一边参加学习,一边实践操作,经常要求老师到果场现场讨教,一改传统的种植方式,适当保草、深耕重施农家肥,合理灌施、科学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今果树长势十分茂盛,三年树龄的果树上挂满了拇指头大小的果实,丰收在望。今年6月,顺利毕业的李自书信心倍增,他在现有果场的基础上,已在荔城镇、青山镇松林村各租田100亩专营马水桔,还雄心勃勃计划在近年建成总面积500亩的果园目标。

  现在正准备采取与他人合资的办法,借贷投资200万元,在果园中建房、建水池、修道路、铺设喷灌或滴灌系统等,力争用五年时间将果园建成一个高质量的水果生产基地,一个名为“新茂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已于日前注册通过。

  现代化农民的领军人

  据该县农广校农艺师黄香贵介绍,李自书回乡创业的决心和干劲让人难以始料。参加学习期间,他每天都来往于课堂和基地间,经常带着问题来赶学,三年的学期里从不迟到和缺席。平时和工人一道吃住在工棚。现在他开创的果园,果树长势确实很好,按他的设想目标和干事创业的干劲,在十年内打造成一个现代化农庄是很有发展和壮大的潜力的。

  在他的沙糖桔苗圃里,笔者看到了长势良好的50000多株小苗,李自书胸有成竹地介绍,明年春天将这些果苗全部移栽到新的场地,新的农庄将又是一片新的天地。

  

图为县“农广校”专家正在手把手地给李自书(左一)传授沙糖桔管护技术。(缪龙华)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