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山东沂水县生姜之乡别有“洞天”
时间:2009-10-30 10:12:37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沂水县院东头乡曲家洞子村47岁的村民张在树,拿着一把大手电筒,领我们进他家前年挖成的一个能存18万公斤的“姜窖子”参观。他用手电上下左右前后照了一照:“我这个姜窖子,主洞70米长,两侧的6个支洞,每个长11米,洞与洞之间循环,所有的洞,高两米、宽两米,你们只管大摇大摆地跟着我走。”
  张在树是这个村的村支书。他对我们说:他家有3个“姜洞子”,储藏量45万公斤,每年加上自产储存的15万公斤左右,每年都能赚个三五万元。
  院东头乡地处沂水县的最西南角,是个纯山区乡,绝大部分山体属石英砂岩。自古以来,这里的农民就有种生姜、存生姜的传统习惯,是有名的“生姜储存之乡”。
  陪同采访的党委宣传委员闫圣军介绍说:“到去年底,全乡大大小小的‘姜窖子’1.2万个,户均一个半,生姜储存能力达到4000多万公斤。光这一项,全年增值4000万元,户均4000多元。”
  2005年春,不少人瞅上了这里满山遍野的石英砂岩,或合伙或个人,狂轰乱炸,开山劈石,建石英砂矿,生产石英砂出售。很快,竟上马了10多家。面对这一局面,乡里一方面大力引导支持农民开挖更多的姜窖子,加大储存能力,另一方面,逐步限制、淘汰、关停石英砂矿,遏制破坏山体、影响姜窖子、姜洞子质量的现象。到现在,10多家石英砂厂已全部关停。
  院东头村支书杜以科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一个“姜洞子”:“我2005年秋开凿成的这个藏姜山洞,是直井的,主洞长110米,两侧有6个循环洞,每个洞存姜7.5万公斤,总储藏量45万公斤。‘姜洞子’能开进三轮车、拖拉机去,进姜出姜省时省力。2006年秋后,我收购储存了20万公斤鲜姜,去年秋天,我又雇人到黑龙江盖县收购来25万公斤‘缅姜’。根据眼下生姜行情和下步走势,到春节出手,每公斤能赚1元钱。”
  杜以科考察过不少外地生姜产地,他对我们说:绝大多数生姜产地没有“自然储藏”鲜姜的地理条件。院东头的姜洞子和姜窖子,从不渗水塌陷,无论春夏秋冬,里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6—17℃,是生姜休眠而不腐的最佳温度。
  沿院东头乡的“村村通”公路向两边观察,到处可见“姜洞子”的洞口。这些储藏量在5万公斤以上的“现代化”的“姜洞子”,真正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地下绿色银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