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深加工拓宽丹东农民“来钱道”
时间:2010-03-10 14:17:53来源:作者:刘玛奇

    2月6日是小年儿,宽甸满族自治县石湖沟乡石湖沟村的秦德颖家杀年猪,他忙里忙外一脸喜气,尤其让他得意的是请来了北方山奇公司总经理马玉珠。秦德颖激动地对记者说:“马总可是咱的大恩人,要不是他,哪有我们一家的今天?”3年前,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的秦德颖找到马玉珠。作为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北方山奇公司从菌种、技术到温室大棚,对其实施了“三包”服务。“没想到试试看发展起来的香菇产业,如今成了我们一家的‘来钱道’。年收入现在有10多万元。”

  来自丹东市农委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深加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2009年,该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297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

  近年来,丹东市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今年,他们重新修订了《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财政贴息扶持办法》,各县(市)区也分别制订了扶持或奖励政策。农业部门协调财政部门放大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政府担保资金规模,同时筛选包装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项目60个向银行推荐,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截至目前,金融部门向农产品加工园区、企业重点项目贷款额度突破5亿元。

  丹东市农业部门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全市农业订单面积达300多万亩,带动农户20多万户。

  而农产品加工业属地化趋势的形成,使广大农民一下子获取了两种增收资源。一方面,可以和企业签订订单,为其提供生产原料;另一方面,可以就近上班,在家门口进厂当工人。

  或种地,或进厂,依托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广大农民实现了“两手抓”的增收途径。据统计,目前工资性收入对丹东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已达40%以上。

  (辽宁日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