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建湖县九龙园艺公司一派繁忙景象:300多名农民正在竹柳繁育田间起苗、打包,再忙着装上一辆辆大卡车,运往南通、连云港、盐城等地的沿海滩涂。
中国园林网3月23日消息:连日来,建湖县九龙园艺公司一派繁忙景象:300多名农民正在竹柳繁育田间起苗、打包,再忙着装上一辆辆大卡车,运往南通、连云港、盐城等地的沿海滩涂。
“竹柳是我们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培育的耐盐碱树种,在沿海大开发中派上了大用场。”公司负责人叶依斌介绍说,“现在,公司年可出圃优质造林苗300万株,是华东最大的竹柳快繁培育基地。”
由九龙园艺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成的科技研发中心,坐落在九龙口镇梅苏村的田野里。108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正门挂有“南京林业大学产学研基地”等三块牌子,拥有5000亩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而依托基地成立的花卉苗木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1000多户农民一起栽种“摇钱树”。
“交上教授朋友后,完全不一样了。”冯学顺是合作社里的技术能手,不过,以前他按老一套种树方式侍弄竹柳却不灵,特别是施肥把握不了火候,直到碰上南林大教授才开了窍。去年12月底,他在一次培训班上第一次听教授讲“竹柳施肥讲究营养搭配”,“没想到教授‘把脉’把得这么准!”
南林大的教授们在科技楼内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还深入现场作指导,把新技术带到了每一块竹柳田头。合作社社员王霞华感到最实用的是,教授们教给他一种环保施肥方式——沟施法,就是每隔20厘米挖一条沟,肥料沿沟而埋,既能让竹柳充分吸收养分,又能保护水土环境。在教授支持下,合作社突击培训30名“土专家”,学到技术后,他们就像城里白领一样,每天按时到科技楼上班,为合作社其他成员提供指导和服务。
今年是九龙竹柳上市第一年,目前的苗木订单就有300万株,由于供不应求,合作社还掌握了“定价权”。据该县农林局副局长王德宏介绍,受九龙园艺的启发和影响,县内上冈千亩果园、华茂生态园、新卉园艺等十几家规模高效林业公司或挂靠九龙园艺,共享科技成果;或同样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挂钩合作。“目前,全县有近10万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林业生产,年增效益近3亿元。”(作者: 朱新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