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弘扬文化主旋律、服务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1-12-15 09:15:34来源:作者:

弘扬文化主旋律、服务新农村建设
    ---淮阳县大连乡着力打造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连乡位于淮阳县东部,东与郸城县接壤,西与城关回族镇相邻,乡政府驻地距县城中心9公里。全乡辖32个行政村,184个自然村,人口8.4万人,耕地9万亩。距今4600多年的龙山文化古城平粮台位于该乡大朱行政村,它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最早、面积最大、保留最好的一座古城,也是羲皇故都淮阳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该乡继2010年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后,目前正积极向国家文化部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大连乡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全乡有高桥、谷堆庄、孔楼、陈洼等7个民间艺术专业村,有舞狮、高跷、唢呐、担经挑、歌舞等民间文艺团体、流动舞台23个,民间手工艺品有“埙”、“泥泥狗”、“ 布老虎”等5种,有各类民间艺人700多人,民间艺术活动有声有色、后继有人。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弘扬文化主旋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建设目标,以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以加强业余文化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乡文化建设呈现出党委政府组织有力、群众广泛参与、乡直单位协调配合、民间文艺组织活跃、文化活动开展深入的良好局面。
  一、领导重视,健全各项文化制度
  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需要各方面支持和参与。该乡把群众文化建设与单位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方面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文化潜力,努力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了乡、村文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队伍,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确保文化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建立联系点制度。完善班子成员联系文化村机制,落实目标责任,把各项职责细化,并落实到每一项具体文化活动工作中。自2006年实行联系点制度以来,我乡班子成员共联系18个重点村,亲自组织或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170多场,效果明显,把村级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
  三是建立文化活动网络机制。该乡规划了9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各村文化大院建设已科学规划,正在建设实施。同时,整合全乡文化资源,将有文化专长的文艺人才登记造册,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组建了9支文化专业队伍,以村文化大院为中心,形成了遍及全乡的文化活动组织网络。
  二、打造特色,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艺术
  该乡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相传500多年前,民间手工艺制作、舞狮等非常盛行,最具特色的有“埙”、“泥泥狗”制作和舞狮、担经挑及唢呐艺术等。该乡代庙行政村前丁楼村村民丁克领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以制作“埙”为主,兼做“泥泥狗”,现为河南省民间艺术协会会员。丁克领坚持艺术创新,把“埙”与“泥泥狗”制作巧妙结合,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其“泥泥狗”作品被评为周口市首届“风华水岸杯•泥泥狗”艺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丁克领在“埙”制作上与“泥泥狗”巧妙结合,以飞禽、走兽、人物、物品四大类为主,其制作方式古朴简单,用泥捏制,一根竹签挑两个孔,互相交汇,无论什么形状或大或小都能吹出悦耳的声音。他制作的“泥泥狗”土味十足,以黑底为基色,然后用古老的上彩工具高粱杆构以红、黄、绿、白、粉红色点线结构的图案,有些画法生动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对生殖的崇拜,其造型古朴,品种繁多,黑底彩绘,艳而不俗。丁克领的“泥泥狗”遵古而延续至今,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玩具的风貌,而且还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一个充满神奇美妙的传说,它蕴藏着很多古代民间的风俗习惯,对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美术等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乡高桥行政村的民间艺术团在当地也久负盛名,具有近百年的历史,该团的“二鬼摔跤”、“老背少”等节目,由30人出演,编排精致,演艺生动,最为群众青睐及叫好。另外,谷堆庄的担经挑、陈洼的舞狮团、郭寨的唢呐艺术及武术等一大批民间文化艺术也远近闻名。可以说,该乡民间文化艺术是遍地开花、处处结果,每一片土地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文化的种子。
  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发展,长期给予热切关心和倾力支持,注重其继承和发扬,在资金、信息和组织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多年来,该乡以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为平台,每年都组织谷堆庄的担经挑,陈洼的舞狮,高桥的“二鬼摔跤”、“老背少”、“推小车”等节目到大会参演,并不断把新成员、年轻成员吸收到艺术团中,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三、立足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一是发挥群众骨干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村、学校等单位体育文化骨干分子的力量,由乡文化中心牵头,定期组织各项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通过体育文化载体,推动全乡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联系群众、娱乐群众、教育群众,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方式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举办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是农村文化活动最红火的时候,各村的文艺表演队伍以及文艺爱好者都会带着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参加由乡政府举办的迎新春文化艺术活动。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主,通过组织民间艺术表演队进行汇演、巡演等形式,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有效推进文化活动群众化、群众活动艺术化,大力提高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和普及率。
  四、丰富内容,扩大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一是根据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独特性、差异性、参与性、多样化等特征,乡综合文化站不断顺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既满足多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关注少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着力引导和矫正负面的、消极的、不合理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传统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与群众身边事相联系,与群众的兴趣爱好相联系,集思想性、艺术性、生动性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以扩大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二是采取措施,激发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少儿文化、旅游文化建设,让不同的群众都能找到合适的文化活动项目,变被动的文化观赏为主动的文化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进而激发出群众共同创造文化的激情。
  三是倡导文明新风,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倡导文明建设新风尚,该乡组织开展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活动,对家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长幼之间,以及邻里之间都提出了具体的文明标准和要求。同时,经过自下而上的层层推荐、评比,对评比出的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进行挂牌表彰,在群众中形成了“衣食讲卫生、言行讲文明、做人讲诚信”的文明新风尚。
  总之,大连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注重对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打造民间文化艺术特色,使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在农村不断得到了增强,丰富和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特色文化创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积极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河南省淮阳县大连乡政府  郑瑞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