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云南: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时间:2013-03-08 00:00:00来源:中国农副产品供销网作者:刘毅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在秋粮丰收在望的喜人时节,多彩昆明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农民朋友。9月22日~9月24日,由文化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在美丽的滇池湖畔福保村盛装上演。这是云南省实施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工程的又一生动实践。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宣布艺术节开幕,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致辞。

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丰富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项重大活动,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实事,是广大农民朋友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云南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众多,是我国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是全国著名的民族歌舞之乡、原生态文化的宝库。云南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结合深入开展四群(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活动,围绕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在村级大力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活动,把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文化惠民的云南经验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村模式,初步找到一条切合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实际和特点的文化建设新路子,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宣部、文化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乡村文化艺术节讴歌民族团结新面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关注农业,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农村的新风貌、中国农民的新生活、中国农业的新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民文化节日的重要品牌。本届乡村文化艺术节以欢乐乡村、幸福金秋、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为主题,突出创新性、惠民性、全国性、特色性。通过举办首届中国农民刺绣产品博览会、全省文化惠民示范村成果展、大家乐乡村歌舞展演、茶歌大赛、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农村文化特色产品展销、乡村美食长街宴等精彩纷呈的系列文化活动,为人们呈现一个全景式的中国乡村文化艺术大观,展现中国农民的生活幸福。

乡村文化搭台,农村发展唱戏。乡村艺术节从2007年举办以来,每届都会融入新的思想和元素。与前两届有所不同的是,本届乡村艺术节邀请了130多位少数民族村官参加新农村建设论坛,通过专家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交流互动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少数民族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思路。作为云南省村官培训试点基地,福保村的文化旅游产业、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养殖、农业高科技等,让村官们大开眼界,直呼过瘾。村官们纷纷表示,福保村是云南省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而言,发展经济让农民致富是建设新农村面临的紧迫任务,作为村里当家人,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既需要先进村帮扶带,更要靠自身努力。

创建农民演艺协会,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创办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提高综合素质;创立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从2009年至今,云南省文化厅分4批在全省174个村开展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活动,继大村模式之后,涌现出西山区的西华村、石林县的阿着底村、耿马县的芒团村等一批典型示范,在全省掀起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潮。

文化惠民示范村创建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素质,推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乡村艺术节现场,展示的布朗族刺绣丝瓜瓤保健鞋、民族刺绣工艺包等多种特色产品被预订一空。先后有10多个惠民示范村的特色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拿到大额或者长期订单,总成交额近1.6亿元。其中,腾冲县腾越园角工艺服饰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可为周边农村创造3000多个就业机会,农民每人每月增收800~1000元。

为更好地助推文化惠民建设,云南省推出了云南&lsquo家乡宝文化惠民电子商城,通过网络交易平台,专营云南特色农村文化产品和农副产品,成为永不落幕的云南文化惠民成就展、交易会。

李纪恒说,云南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方针,进一步维护和打造好乡村文化艺术节这个平台,切实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推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