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特色乡村
广西省注重生态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挖掘保护
时间:2015-01-06 09:56:01来源:作者:马天佑

  历史文化是一座乡村的本质特征。乡村有历史才有生命,有文化才有灵魂。广西农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一座乡村都是带有历史印记、人文符号的家园,都凝聚着农村群众勤劳智慧的结晶和美好生活愿望的寄托。

  修旧如旧,保护现有的历史遗存。历史是乡村形成的根基,也是乡村发展的延续纽带。没有保留历史痕迹的“生态乡村”建设展现出来的只能是“千村一面”和城乡同质化。因此,“生态乡村”建设首先要在保护乡村原有历史风貌上下功夫,绝不能大拆大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历史文脉得以延续。要坚持“修旧如旧”,重视对乡村历史文化现存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尤其对独具广西山水、民族等特色的乡村老字号、老建筑、老街坊、老桥、老路以及广西近现代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史遗迹等文化背景进行挖掘,保留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传统特色。

  建新如旧,恢复遗失的历史精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广西一些乡村的历史精华不断遭到遗失。对于已经毁损或遗失的重要民居、栈道、碑刻、祠堂、庙宇、戏台,以及传统农耕生产、日常生活用具等,要追根溯源,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乡村负责、对祖辈负责的态度,在精心设计、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本土材料进行恢复重建,力求还原乡村历史本来面目,恢复历史文化遗产的原有价值,确保乡村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的完整,使“生态乡村”既留住“乡愁”,又守住“乡根”。

  传承创新,弘扬优良的村风民俗。千百年来,广西各族人民沉淀了“崇耕尚读”等民风家风,形成“三月三”等民俗节日,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乡村历史文化画卷。要想方设法对民间老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对他们掌握的乡村历史抓紧进行抢救、记录和保存。同时,要以留住“乡情”、延续“乡音”为着力点,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恢复传统节日的仪式和细节,传承忠孝礼义仁智信等优良传统,使乡村历史文化活起来,让美丽乡村处处彰显桂风壮韵的特色符号和生气。

  把握时代特点。建设美丽乡村,是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内在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美丽乡村建设实质上是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动农村各项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建设。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任务,必须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美丽乡村建设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更涉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得实惠的不仅是农村和农民,同样为城市建设和城区居民拓展了发展空间与生活空间,也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办法。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发挥农村的生态资源、人文积淀、块状经济等优势,积极创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完善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品流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