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一村一品 -> 综合资讯
“一村一品”的魔力:粉条变金条
时间:2013-02-19 00:00:00来源:中国农民网作者:刘毅
阳春三月,菜花飘香。走进内江市东兴区柳桥乡杨柳村,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线:公路边、田野里、山坡上,一块块粉条晾晒场地排列成阵,入眼蔚为壮观;一排排晾晒待干的粉条晶莹剔透,让人赏心悦目,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着晒晾、打包粉条,干得热火朝天。

  “粉条好不好,关键看制作工艺流程。粉条要想好吃,最重要的是原料,我们原料用的全是纯红苕粉,其次手工流程精细到位,比如先打芡,倒粉,上瓢,洗粉,拉粉,待干后进行晾晒。只有这样,制作出的粉条才有柔韧度,才能下出好吃的粉条。”正在晾晒粉条的村民黄金友告诉记者,粉条加工业在该村已有40多年历史且长久不衰。

  黄金友是杨柳村最大的粉条加工户,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黄小四”。10多年来,黄金友一步一个脚印,把当初的小手工作坊逐步发展成为粉条加工厂。如今每月产销粉条上万公斤,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万元。别看工厂的场地不大,但质量关却把得很严。黄金友的妻子说:“我们从不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要是加入化学添加剂,那是在砸自己的招牌!”为了扩大规模,黄金友还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将其他农户生产的粉条集中起来销往外地。

  近年来,随着这里的粉条加工开始形成规模化生产,“杨柳粉条”逐步走出内江,走向成都、重庆等大城市,杨柳村也因此成为小有名气的“粉条村”。杨柳村的中青年人也纷纷留在家乡,种植红苕、生产红苕粉、加工粉条。村民邓本淑做红苕粉20多年了,现在和其他三家村民合伙,花1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粉条机。她说:“没想到粉条也能变"金条",如今每公斤粉条批发价格在12元左右,一年算下来一家有2万多元的纯收入。”

  “目前杨柳村有粉条加工户40多户,每年可加工粉条近80万公斤,年产值700多万元。”柳桥乡乡长李永渝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下一步将积极为农户创造投资环境,引进先进加工设备,采取个人、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兴建加工厂,做大做强红薯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