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原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进一步明确“扩蔬菜、强杂粮、增葡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优化“退户入园、出城进沟”的养殖业生产布局,全市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8月15日太原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83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 A 夏粮生产“少而精”
受种植结构调整和比较效益影响,太原市冬小麦播种面积较上年有较大缩减。全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8.5公顷,比上年减少459.9公顷,下降56.9%。由于近几年小麦种植面积成倍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也在逐年减少,由上年的1.0%下降到0.4%。小麦总产量2044.97吨牞比上年减少2604.92吨,下降56.02%。据介绍,今年小麦生长期内没有发生大的气象灾害,光照和气温变化呈正常走势,加上上半年几次适时降雨和各地浇灌及时到位,有效缓解了前期干旱,保证了小麦的平稳生长。
太原市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近几年种植小麦的农户越来越少,但这些小麦种植户在种植小麦时一是挑选具有适应性好、高产稳产特征的优良品种,二是把最好的一等土地用于种植小麦,使小麦种植具备优良的土壤条件,为取得小麦高产打下了基础。今年,全市小麦生长前期长势较好,近两月几次大风雷雨天气虽然造成部分小麦出现倒伏现象,但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且小麦收割前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倒伏小麦实现恢复性生长。今年小麦每亩单产391.23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7.73公斤,增长2.0%。 B 今年春播快而稳
目前,太原市正处于传统果树向新品果树转变过程中,新技术、新品种正在推广中,全市果业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淘汰老旧和品质差的果树,更新口感好、销路畅的水果,新品种水果产量也在逐步增加。从全市品种结构上看,葡萄占水果总产量的53.9%,梨占水果总产量的21.8%,苹果占水果总产量的13.7%。
设施果园和观光果园发展成为亮点,葡峰山庄、金滩果园、兴旺果园等观光果园发展迅速,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4月出现的小雨、雨夹雪、冰粒和暴雪天气,对水果和设施蔬菜造成一定的影响,果树大面积受到冻灾。降雪降温对果树授粉、坐果影响较大,致使全市果树受灾严重,据初步统计,太原市果树受灾面积约13万亩左右,梨、苹果、葡萄受冻率在40%~80%之间,桃、杏受冻估计减产约80%。
此外,全市通过转变养殖方式,培育示范典型,推广实用技术,创建标准示范活动等手段,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逐步由农户散养向以公司制、合作制为代表的规模健康养殖转变,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上半年,畜产品产量增加,畜禽产品市场价格有所波动,生猪价格仍在低位运行,畜禽养殖收益相对稳定。 D 多措施保农业发展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相关专家认为,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农业农村经济主要指标总体向好,但也应看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加重发生趋势,防灾减灾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农资价格、农业用工价格、防灾减灾费用等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等。要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形势,一是要全力抓好田间管理和秋粮生产,努力促进蔬菜、生猪、禽蛋等“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围绕农产品加工、设施蔬菜、休闲农业、苗木花卉、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继续推进农业在建项目的投产,为农民增收夯实基础。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指导和服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努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商报记者 张琨
(文章来源:山西商报(太原))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