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实名检举信让伊利股份(600887)本周一遭到重创,以跌停收盘。由此,将其作为长期重仓股的基金们惶惶不安,此前刚刚经历的双汇之痛还未退去。
近60只基金重仓该股
检举信的内容触目惊心,将伊利董事长等高管贪污事实详细揭露。尽管伊利股份发布声明称其诬陷,但将其作为重仓股的基金们还是颇为紧张。如果上述信中内容获得证实,影响势必恶劣,重仓基金净值随之将大幅下挫。
据今年一季报统计显示,共有58只公募基金在前十大重仓股中持有伊利股份。持有该股数量前十的基金是融通新蓝筹2188.53万股,嘉实策略增长1915.32万股,华夏回报持有1641.04万股,华夏回报二号持有948.61万股,景顺资源垄断持有898.40万股,华商领先企业持有849.99万股,南方成份精选持有820.68万股,华宝兴业行业精选持有805.12万股,华夏成长持有793.88万股,兴全社会责任持有707.56万股。
本周一,伊利股份以17.79元开盘,收于16.28元。以其第一大重仓基金融通新蓝筹持股2188.53万股计算,即浮亏3304.68万元;而融通系另外两只基金,融通内需驱动和融通蓝筹成长,也在一季度分别持有该股117.17万股和200.00万股,分别浮亏176.92万元和302.00万元。而合计持股数量最多的华夏系,更是浮亏6621.31万元。
基金诚信危机连带受影响
“今年以来,食品行业风波不断。双汇股份刚被曝出"瘦肉精"事件,而重仓其中的公募基金同样身处漩涡中心备受质疑,遭遇大量赎回。兴业全球就是"瘦肉精"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持有双汇发展(000895)比例最高的兴全全球遭遇恐慌性赎回,其去年年底规模为17.55亿份,而今年一季度规模骤降8.38亿份,至9.17亿份。”某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理财师指出,尽管伊利检举信与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原因不同,但性质类似,都属于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范畴。“实名检举信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伊利股份尚未公告停牌,后续走势还取决于市场各方看法,当前尚难定论。但无论如何,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也牵连到了基金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另外加上此前基金经理"老鼠仓"案件也时常发生,所以基民对于基金的热情度也是一降再降。”
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7成的基民考虑要赎回基金。调查显示,多达60%的基民收益在负10%以下;有76%的基民持有2年以上,新基民只有2成,这从侧面证明了近几年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