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三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召开,中韩两国草签《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及其第一阶段《实施议定书》,同时确定山东为先行省份,率先与韩国开展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通过陆海汽车联运,将实现“无缝物流”,这对鲁韩经贸,特别是青岛与韩国之间经贸往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一、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是指货运车辆搭载渡轮进入对方境内后,不需要卸载和换乘,由原车直接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方式。就像铺筑一条“海上高速公路”,实现进出口货物的汽车运输直达。目前,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大量电子产品出口、原材料采购依赖空运,而由于省内全货机不足,仅靠客机捎带远远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生产、出口的需要。企业生产的高科技精密电子仪器需通过公路运输将产品运至北京国际机场,再转运至欧美,费用高,安全性差。与目前其他运输形式相比,陆海联运这种运输形式不仅减少了货物的装卸操作导致的货物破损,而且运输时间大为缩短,运输成本大为降低,这对青岛出口企业是个利好。
二、出口企业受益
实现陆海汽车联运后,直接受益的当数青岛对韩出口企业。根据《实施议定书》,第一阶段,中韩双方将允许装载集装箱的拖车相互驶入,不仅每个集装箱可以节约换装时间3.5小时,还可为进出口双方分别节约搬卸和运输费用50美元。一旦今后允许包括牵引车在内的整车相互驶入,通关时间将更为缩短。
青岛的农产品出口将从中受益。目前,山东对韩出口货物以蔬菜和水产品为主,对运输时间要求甚高。相比空运,海运虽然时间较长,但成本低,仍是山东出口企业的首选。 运输时间缩短,将直接降低农副产品出口的物流成本,对农产品、特别是海鲜出口绝对是利好。
由此可见,交通物流的极大便利,不仅会扩大山东对韩贸易规模,改善对韩出口商品结构,甚至可以通过韩国市场扩大鲁企的第三方市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