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产品推广
积极承接韩国产业转移 进一步扩大青岛对韩出口
时间:2011-06-01 16:10:34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郑爽


  韩国是青岛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进口列第一位,出口列第三位。2009年,我市与韩国进出口总额70.45亿美元。其中出口28.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5%,从韩国进口41.96亿美元,同比下降7.0%。从贸易方式来看,我市与韩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对韩出口总额的56%,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的11.9%;加工贸易进口占从韩国进口总额的66.1%,占全市加工贸易进口的47.6%。从贸易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占七成以上。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对韩出口总额的74.9%,进口占比达到78.0%。按大类商品划分,机电产品出口、进口分别占对韩的40.1%、46.9%,占全市机电产品出口、进口的11.1%和37.0%。

  1992年中韩建交后,我市与韩国贸易即呈逆差态势。到2005年,双边逆差达到最高值23.15亿美元。主要原因有:一是韩国在青直接投资快速增长。韩国是青岛第一大外资来源国。截至2009年底,韩国累计在青投资项目10493个,合同外资203.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3.6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48.5%、35.7%和39.3%。其中第二产业占93.9%,投资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在青直接设厂可以利用青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绕开贸易壁垒限制,因此,许多韩资企业将生产和加工贸易转移到青岛。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中小企业投资为主,大多数是投资1000万美元以下的服装、鞋帽、箱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贸易项目,目前已基本形成规模。这些韩资企业从欧美等国家接订单,从韩国进口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然后再销往其他国家,一部分返销韩国本土。据韩国贸易协会的调查,这些企业对韩国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达到40%,而产品返销到韩国的比率仅16%左右。二是商品需求结构不平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增加。随着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以资本技术为基础的机电、汽车、化工、钢材等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客观上和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结构十分吻合,因此,我国从韩国的进口逐年增长。以青岛和韩国贸易逆差最大的2005年为例,青岛机电产品进口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从韩国进口的机电产品为16.30亿美元,占全市机电产品进口总额的41.8%,同比增长37.3%。三是韩国在中国相对竞争力较强产品的进口上设置了较多贸易壁垒。例如,韩国对农产品采取的关税壁垒主要有调节关税、配额关税和特殊保障措施关税。非关税壁垒主要有通关环节壁垒、技术型贸易壁垒和卫生措施。韩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农产品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更易受到冲击,一旦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就很容易被取代。

  针对青岛与韩国目前贸易逆差的现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以扩大对韩国出口:一是抓住韩国产业转移机遇,加大定向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承接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外资项目落户青岛。突出抓好造船、汽车及零部件、化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引导韩国先进制造业向青岛转移。提高我市日韩资现代服务业项目的规模和水平,重点引进韩国优秀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旅行社、权威中介机构和跨国采购中心总部。围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实施定向招商。推进与SK集团、三星集团在再生能源和节能产业领域的合作。二是完善政策扶持,加大韩国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扩大对韩出口。结合今年全市对韩重要推介活动,组织企业赴韩举办适销对路的商品展销,重点做好首尔国际食品展参展组织工作。选择在韩国举办的重要国际性展览会,组织青岛市企业参展。适时邀请韩国大商社来青举办专场采购会。全力做好“时装周”期间“国际纺织服装出口交易会”和“面辅料、纱线展览会和采购交易会”,加大对韩国采购商的邀请力度,协助出口企业进入其采购链。建设青岛国际商会会员服务平台,为企业实时提供韩国采购需求。保持出口企业国际营销网络扶持政策的稳定性,适度扩大享受政策企业范围。三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对韩出口。结合我市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发挥莱西“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及城阳、胶州、胶南等水产品加工企业聚集优势,在保持传统水产品种的基础上,大量采用新的技术工艺和创新方法,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充分利用农轻纺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产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全面转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档次,提高对韩出口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强高层磋商,进一步改善对韩出口环境。建议商务部加强中韩两国的贸易磋商,在中韩贸易中进一步减少关税品目,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为中韩贸易解决逆差问题创造良好环境。尽快将我市列入国家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对韩国先行试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