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仍呈高发态势,山东省出口产品也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点对象。据统计,1-2月,我国共遭受印度、欧盟、美国、土耳其等国所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11起。其中,涉及山东出口产品的有7起,包括反倾销6起、“双反”1起;涉案企业97家,同比增长39%;涉案金额5689万美元,增长90%。涉案产品主要包括无缝钢管、玻璃纤维、铜版纸、三聚氰胺等。其中,印度对山东省产品发起反倾销3起,成为今年以来对山东产品发起贸易救济最多的国家。玻璃纤维及制品是近期遭受国外反倾销最多的产品,2009年12月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1月印度和土耳其又先后进行立案调查。泰山玻璃纤维遭受2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1300多万美元,是今年以来山东省受国外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企业。为此,山东省商务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应对。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工作的通知》,尽快建立完善部门负责人、主管处室和工作人员联系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联动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抓好大要案应对工作。重点是钢铁、纺织品等大要案和重点市场技术壁垒的应对,及时向涉案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跟踪研究案件进展情况,广泛宣传推广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省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更好地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基层企业和中介组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建设为核心,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2期专项业务培训活动。对重大涉案案件,及时召开应对专题培训会,进行重点辅导;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企业的贸易摩擦应对信息系统。在山东国际商务网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案件信息和预警专栏,紧紧抓住案前预警、案中指导、案后跟踪3个环节,利用相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驻外机构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信息通报、应诉指导等方面服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