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产品推广
百济芝麻鸭声名鹊起
时间:2013-03-18 09:54:24来源:作者:刘毅

车从乡间过,惊起麻鸭一群群。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穿梭山村田野之中,不时看到在田间、山塘边戏水、打盹、觅食的鸭子,或近或远。这种羽毛鲜亮光滑呈灰褐色,鸭身上带有斑斑点点的鸭,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芝麻鸭。目前,该乡正通过建设芝麻鸭养殖基地,将百济土鸭打造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


特色养殖渐成规模

未到百济乡,先闻麻鸭名。据了解,百济乡拥有无污染的天然环境和山塘水库多等有利条件,当地民众素有养芝麻鸭的传统。因鸭子香气扑鼻,加上其肉美味,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名扬乡内外。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该乡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利用村前屋后的山塘沟渠、稻田竹林散养芝麻鸭。
在百济乡社区一山塘边上,一群羽毛光亮的芝麻鸭正在围着它的主人吃食,见到记者,小家伙们立刻散去。它们很怕生人,看到有人来就跑了。正在给鸭子喂食的黎大哥告诉记者。由于芝麻鸭长期放养在野外,有了一些野性,平时喜欢躲在茂密的树丛和草丛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只有听见主人熟悉的呼唤声,它们才现身。
芝麻鸭主要采取迁徙放养的模式,以玉米、稻谷及野生草虫等杂粮杂草为食。黎大哥指着手里端着的一盆谷子说,秧田里面有很丰富的食物,不仅有野生虫草,还有小鱼小虾,每年插秧10天至半个月后,就可以把鸭子放到稻田里去让其大快朵颐了。这些鸭子经常在山野和田间活动,因而鸭肉吃起来很香,没有腥味。
据介绍,百济芝麻鸭养殖经过几年发展、打造,已经由百济社区向全乡辐射,名声越来越响亮,特色养殖渐已成规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芝麻鸭。百济乡为此成立了芝麻鸭养殖协会,现有会员40多户,协会有专门的技术员负责指导检验,做好相关防疫工作。目前百济乡有芝麻鸭养殖专业户290多户,芝麻鸭出栏总量约300万羽,其中年出栏优质百济芝麻鸭155.3万羽,共创产值6000万元,创利润500万元,人均每年可增收千元以上。


政府倾力打造品牌

百济乡芝麻鸭一般要养120天才上市,比一般的鸭子养殖时间要长。同样的鸭苗,在百济乡养的却特别受欢迎。像这种青头鸭多少都不够卖呢。黎大哥开心地说。黎大哥已经有十多年的养鸭经验了,他介绍说,一般芝麻鸭只有公鸭才会出现绿头,母鸭是没有绿头的。而公鸭一般养殖超过120天就成年了,开始从嘴、脖子、头顶逐步变绿。这种公鸭最受食客青睐。
百济乡芝麻鸭销路很好,一般都批发到外地,以南宁为基点,辐射到钦州、北海,以及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市。
芝麻鸭养殖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黎大哥跟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他饲养约3万只芝麻鸭,平均每只成本25元,按保守价28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成年鸭重约两公斤多,一只可卖到60多元,除去成本,可赚10万元左右。他觉得比在外面打工收入要高许多。
据了解,百济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按照四片区五基地的布局,正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综合实力。拟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注册商标,确实把百济芝麻鸭打造成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品牌。当地党委、政府除了组织大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免费上门治疗疫情外,目前还修建了多个孵化室,以帮助幼鸭健康过冬。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