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推广服务 -> 技术推广
稗草在田里的生长特点及其危害
时间:2013-10-11 00:27:52来源:作者:李敏

  稗草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