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坚持将“江淮果岭”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扶贫的主平台,带领果岭区域近4万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1000-3000元。
鼓励贫困户种植果树,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从种苗引进、农资采购、果园管理到市场销售,全环节指导服务贫困户果树种植。目前,全区从事果树种植的贫困户近700户,种植总面积近3500亩。加大产业奖补力度,对于从事果树种植的预脱贫户,按照亩数给予一定的奖补。
水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较大,目前全区有近6000名贫困人口在果园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9000-16000元。交易市场、农资市场等优先雇佣贫困户,各岗位年均收入超1万元。出台就业扶贫政策,对于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调动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的积极性。
“江淮果岭”的发展促使旱地流转率持续增加,在主要种植区基本实现整村流转,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每亩收益300-400元。同时结合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村集体、贫困户以土地、小额信贷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实现增收。
据介绍,金安区委、区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的“江淮果岭”建设计划,规划实施面积约1463平方公里,实施范围涉及木厂镇、翁墩乡、东桥镇、三十铺镇等16个乡镇街,人口64万人,力争到2020年,把“江淮果岭”建设成绿色生态岭、产业发展岭、休闲观光岭、科技智慧岭、富民增收岭,打造成江淮分水岭治理的品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区、丘岗地区脱贫攻坚的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区。
评论 |
|